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3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270篇
安全科学   1036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67篇
综合类   854篇
基础理论   194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5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31.
基于ARCGIS的安徽省地震应急快速反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建立地震应急快速反应系统能够使人们快速响应地震,快速组织有效的救援行动.本文介绍了利用GIS技术计算地震的影响范围,对地震造成的灾害进行评估,同时给出相应的救援建议.  相似文献   
32.
Taylor AJ 《Disasters》1983,7(1):37-40
This paper defines the various levels within government, the voluntary agencies and the community which might benefit from training and makes suggestions as to where the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It points out that training programmes should be designed to meet the expressed needs of a particular group of trainees as well as be related to the current or potential disaster situation.  相似文献   
33.
Hodler TW 《Disasters》1982,6(1):44-49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f individuals residing directly in the path of the tornado that hit Kalamazoo, Michigan, on 13th May 1980. The residents' tornado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were examined in an effort to evaluate the city's emergency warning system. The system was adequate for people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city and lacking for west side residents. Other factors pertaining to the storm event and human response were also evaluated.  相似文献   
34.
35.
运用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SSI)有限元三维分析软件 SASSI2 0 0 0对一个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振动台模型试验作了简单的介绍 ,并详细叙述了试验的建模方法。对于试验中的刚性地基和柔性地基条件 ,El- centro波、Taft波和 5 0年超越概率为 10 %的南京人工波等三种地震波输入 ,三个加速度峰值水平 0 .1g、0 .2 g、0 .3g及两个水平向地震波输入的各种组合工况均进行了计算。在数值计算中 ,假设地基土为覆盖于基岩上的半无限粘弹性水平成层土 ,采用等效线性模型考虑土的动力非线性的影响 ;上部结构用三维杆系有限元单元模拟 ,楼板用四结点壳单元模拟 ,每个结点有三个平动自由度和三个转动自由度 ,模型试验中所施加的人工质量均匀分布于壳单元上 ;基础视为平板基础 ,用八结点块体单元模拟 ,每个结点有三个平动自由度。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较 ,结果表明 :计算所建立的模型较好地模拟了相互作用体系在地震荷载下的反应性状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SSI效应对结构地震反应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6.
分析了救灾行为的经济学特性,提出救灾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是一种人道主义救助,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投资活动。指出帮助灾区恢复生产是整个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分析阐明摆脱以往单纯将救灾看成是人道主义救助的旧观点,充分考虑到在经济社会里救灾行为的经济学特点,用经济学原理指导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37.
田翠琴 《灾害学》1996,11(2):91-95
运用旱区环境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从旱灾、旱区环境与人类行为交互作用的角度分析旱灾,提出减轻旱灾、谋求旱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途径、措施与对策。对策的重点是非技术措施与方法,如调适人类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的观念、方法及群体行为,改善旱区的社会格局、加强旱区人类行为评估和移民管理等。同时提出减轻旱灾,必须强化旱灾的社会学研究。  相似文献   
38.
A framework for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from risk analysis to emergency education is presented. An accident model was developed built on the concept “uncontrolled flow of energy (UFOE)”, where essential elements are the state, location and movement of the energy. A UFOE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driving force of an accident, e.g. an explosion, a release of heavy gases. A domain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for representing emergencies occurring in society. A domain is a group of activities with allied goals and elements, and the domain model uses three main categories: status, context and objectives. Ten specific domai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cluding process plant, energy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natural disasters and different sorts of transport. Totally 25 accident cases were consulted and information was extracted for filling into the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s with two to four cases pr. specific domain.  相似文献   
39.
重力挡土墙地震反应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对重力挡土墙的地震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的演变进程;然后,对挡土墙地震反应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细致评述,包括拟静力极限平衡分析法、简化条件解析法、极限位移法、地震土压力简化公式、集总参数法、整体有限元法、现场地震调查、离心机试验、振动台试验和原型观测实验等;最后,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0.
青藏铁路救援指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藏铁路特点及运营模式的分析,提出构建青藏铁路事故救援指挥系统的重要性。结合青藏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在充分利用青藏铁路各信息系统及通讯网络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建设具有指挥、控制、通信及情报(C3I)功能的青藏铁路事故救援指挥系统。提出了系统应达到的目标功能,结合青藏铁路生产作业实际情况,给出了系统实现的信息流程、体系结构,并开发了原型系统。系统将青藏铁路多源信息整合并结合GIS技术以直观的电子地图、图像等方式展示出来,实现了救援预案管理和智能化查询、匹配;并通过应急无线通讯设备实现事故现场视频、图像实时播放及指挥调度与事故现场间的语音双向通讯;同时可建立事故数据库,为统计报告和事故分析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