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3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270篇
安全科学   1036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67篇
综合类   854篇
基础理论   194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5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管映兵  王刚  徐敏  常青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2):4578-4585
为提高含铜废水的处理效果及简化处理流程,以聚丙烯酰胺(PAM)、甲醛、氢氧化钠、巯基乙酸(TGA)为原料,先经羟甲基化反应制备中间产物羟甲基聚丙烯酰胺(MPAM),再通过酰胺化反应将巯基接枝到MPAM分子链上,制备出新型重金属絮凝剂巯基乙酰化羟甲基聚丙烯酰胺(MAMPAM).以水样中Cu(Ⅱ)的去除率为考察目标,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法中CCD实验优化MAMPAM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MAMPAM最优制备条件为:MPAM浓度0.31%、MPAM与TGA物质的量比为1∶3.2、反应介质p H值为4.76、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MAMPAM对Cu(Ⅱ)的去除率为95.30%,与模型的理论预测值94.47%接近,相对偏差仅为0.83%,模型合理可靠.红外分析表明MPAM分子链上成功接上了巯基.MAMPAM对不同初始浓度的含Cu(Ⅱ)水样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Cu(Ⅱ)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MAMPAM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含铜废水处理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高锰酸盐指数常被作为地表水体受有机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采用数显型电热板加热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通过实验确定了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并分别采用水浴法和电热板加热法对应急样品进行了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两种测定方法的比对研究结果表明,应急监测时采用数显型电热板加热法测定耗时更短,检测结果与国标法测定没有显著差异,是可行且有效的应急监测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73.
变电站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或乡村环境等市政设施尚不完善的区域,无法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许多变电站粗放式的污水处理方式无法满足环保要求.随着变电站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站内工作人员越来越少,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变电站内污水处理要求.因此,针对变电站粗放式的污水管理方式及新条件下传统污水处理方式等不满足环保要求的问题,根据站址外环境创新变电站污水处理方式成为关键.通过对变电站既有污水处理方式的研究,结合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进程,进行总结,可为变电站污水处理设计或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响应面法优化赤泥负载Co催化剂制备及活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华楠  徐冰冰  齐飞  孙德智 《环境科学》2013,34(11):4376-4385
以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苯扎贝特(bezafibrate,BZF)的处理效果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和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法对Co/RM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浸渍质量分数和焙烧温度为催化剂制备的主要影响因素,当浸渍质量分数为4.14%、煅烧温度为389℃时BZF去除率预测值最高(71.29%).采用上述最佳制备条件制备的Co/RM催化臭氧氧化去除苯扎贝特的去除率为70.74%,与模型预测值十分接近,偏差为1%(<5%),说明响应面法实验设计和数学模型具有较好可靠性.通过比较RM和Co/RM两种催化剂对BZF的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果,发现Co/RM催化臭氧氧化去除BZF的效果较为显著.采用BET、XRD和UV-Vis等表征手段对两种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存在相同的变化规律(RM相似文献   
75.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钢铁厂附近河流污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同时降解苯酚与还原Cr(VI)的菌株JF122.在600 mg·L-1苯酚与1.2 mg·L-1 Cr(VI) 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温度、初始pH、该菌接种量等因素对其同时降解苯酚与还原Cr(VI)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L9(33)获得适宜的苯酚降解与Cr(VI)还原条件.结果表明,菌株JF122降解苯酚与还原Cr(VI)的适宜条件为:30 ℃、初始pH=6和接种量1%,此条件下,菌株JF122在56 h内能够降解600 mg·L-1苯酚同时还原1.2 mg·L-1 Cr(VI).应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菌株JF122的生长与温度、初始pH、接种量等因素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JF122最优生长条件与其降解苯酚并同时还原Cr(VI)的最优条件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6.
从涉铅企业生产工艺及物料特征出发,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和《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等技术规范为依据,对涉铅企业环境风险源项及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类型进行辨识、归纳和归类,为涉铅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城市地区突发自然灾害常常会对给水排水设施造成不利影响。飓风“桑迪”于2012年10月29日登陆美国,多个东部城市出现大面积停电,缺水,交通中断以及罕见的城市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严重地影响了当地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从飓风“桑迪”对美国城市给水和排水系统造成的巨大破坏出发,并结合当地政府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展开讨论,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相似文献   
78.
苯胺泄漏对水体的污染应急测定项目应选择苯胺和邻苯二酚。邻苯二酚是苯胺降解的中间产物,邻苯二酚同样具有较大毒性。挥发酚的测定不能准确反应水中所含的邻苯二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没有邻苯二酚的监测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苯胺泄漏对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应急监测需要。文章综述了邻苯二酚的主要测量方法。参照前苏联渔业水体中有害物质邻苯二酚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比较了近年来测定水中邻苯二酚不同方法的检出限,基于邻苯二酚的毒性考虑和具备霹F苯二酚的多种测量方法,建议建立邻苯二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79.
结合昆明市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着重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转子系统耦合故障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含有横向裂纹、转静碰摩的非线性转子动力学模型。首先研究了不同转速下裂纹、碰摩单一故障下转子系统的振动响应,其次研究了两种故障耦合情况下系统的振动响应特征。采用波形图、FFT谱图、瞬时频率和Hilbert-Huang时频谱(HHS)相结合的方法对故障转子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多种时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转子的故障特征,裂纹转子在1/5、1/3临界转速时会发生较为明显的5X、3X谐波,且裂纹的产生会导致响应幅值增大,从而引起更为严重的碰摩。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