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50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245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城市消防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火灾及其他各种社会灾害时有发生,消防部队在处置城市相关灾害、执行灭火与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发展起来的消防安全已经成为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建立消防安全评价体系对于加强城市安全至关重要,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影响火灾的主要因素,讨论了消防站的布局问题,分析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消防车道、消防指挥员和消防兵素质、消防装备以及训练效益等方面对灭火救援的影响,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城市灭火救援能力评价体系,为提高消防部队更好的服务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可以预计,该评价体系对于城市消防管理具有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2.
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条件下的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介绍了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及高层建筑人员疏散模拟两种主要研究方法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研究上的应用。首先说明了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经历了一个从处方式安全疏散设计到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的转变,分析了国内外在高层建筑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上的发展,并列出了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应用于高层建筑人员疏散的仿真模型,设想了高层建筑计算机模型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93.
浅析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高度及结构复杂度越来越高,建筑消防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当前,消防设施管理的水平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弊端。根据日常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及管理中的情况,文章认真分析了当前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及问题,并从设计、施工、监督、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同时结合新《消防法》及配套规章,提出从设计、施工、监督、管理和维保等方面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与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建筑消防设施本质安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某天然气站的基本情况,利用道化学指数评价法,对该站储罐区的1个3000m3球罐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罐火灾爆炸指数为149.1,危险等级是较大。一旦罐内天然气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将使半径38.17m内,面积4574.82m2内的设备、设施受到损害,最大可能财产损失为0.66A万元。由于罐区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对储罐安全进行补偿,有效地降低了事故损失。为操作管理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整个罐区的风险状况提供参考,有利于天然气储罐区的规划、管理及事故预防等。  相似文献   
995.
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特点和优点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消防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专门服务于城市消防监督工作,并对消防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DTS)时空温度场小波分析方法,完成了监测系统报警算法的设计;应用该算法,对隧道内弱风和强风条件下的模拟实验隧道火灾时空温度场进行了瞬态识别;基于隧道温度场监测数据时空矩阵的提取,对隧道的温度场变化规律做出了分析,并选取Ribo3.7小波基成功识别出隧道火灾时空温度场的奇异点.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97.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impacts of wildland fire-suppression activities can be significant and may surpass the impacts of the fire itself. A recent paradigm shift from fire control to fire management has resulted in increased attention to minimiz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uppression. While the philosophy behind minimum-impact suppression tactics has provided a good first step in this direction, increased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suppression is needed, especially i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lands. We reviewed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suppression on land, air, and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impacts of using fire to help control fire. Effects on land resources include erosion, which is exacerbat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fire lines, temporary roads, and helicopter pads, and some postfire rehabilitation activities. Although the fire itself is the most obvious source of air pollution, the vehicles used in suppression activities contribute to this problem and to noise pollution. Water resources, including aquatic flora and fauna, may be seriously affected by suppression activities that can increase erosion, sedimentation, turbidity, and chemical contamination. Finally, the use of backburns and burnout operations contributes to the risk of soil and water contamination, increases the total area burned, and promotes more intense fires or more homogeneous burned areas. Although no fire-management strategy should be applied uniformly, some general techniques such as use of natural clearings, natural barriers, and appropriately sized fire lines, "leave no-trace" camping, and careful application of fuels and retardants can be employed to minimize the impacts of suppression.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城市公路隧道内纵向通风和障碍物对双火羽流行为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双火羽流纵向烟气温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加,顶棚下方最高温度不断降低,烟气逆流现象逐渐减弱至消失;随着阻塞比的增加,下游火源一直向下游倾斜,而上游火源逐渐由向下游倾斜转变为向上游倾斜;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引入阻塞比修正无障碍物时的弗劳德数,进而建立适用于隧道内有障碍物的双火羽流顶棚最高温升分段预测模型,研究结果可为隧道火灾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刘宇芳  姚斌  王文伟  舒雅 《火灾科学》2015,24(3):142-150
高架仓库的建筑和储存特点导致其火灾危险性远大于普通仓库,因此高架仓库的消防系统设计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前,高架仓库主要采用的是ESFR自动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应用还较少。通过低压细水雾灭高架仓库实体火灾的实验,记录喷头工作压力、实验点火时间、开始喷水时间、灭火时间及燃烧物的损失量,分析温度、热辐射强度以及喷头流量数据。结果表明:在限定的仓库高度以及货架高度条件下,低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能够有效保护高架仓库,且较其它水喷淋灭火系统用水量少,造成货物的水渍损失小。  相似文献   
1000.
甲基膦酸二甲酯(Dimethyl Methylphosphonate,DMMP)是一种高效的阻燃剂,但是DMMP直接与气相火焰相互作用时,却反而具有助燃效果。研究人员还发现,低浓度的DMMP可以显著提高CO2的灭火效果,DMMP与CO2具有协同灭火效果。为提高现有灭火技术的灭火效果,利用DMMP作为添加剂,研究DMMP对典型灭火介质临界灭火浓度的影响。首先在杯式燃烧器中开展了DMMP与同轴扩散火焰的相互作用实验,获取了火焰高度、火焰宽度等火焰特征参数,分析了DMMP作用下的火焰燃烧强化现象;然后开展了DMMP对N2、Ar、He、全氟己酮4种灭火介质灭火效果的影响实验,获取了混合气体的临界灭火浓度,研究了DMMP与典型灭火介质的协同灭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DMMP具有助燃作用,添加DMMP后火焰高度变大;DMMP能够提高惰性气体N2、Ar、He的灭火性能,当DMMP浓度为1.9%时,可提高N2、Ar、He的灭火性能分别为50.0%、48.02%、47.17%,但DMMP提高惰性气体灭火性能没有明显的选择性;DMMP不能提高全氟己酮的灭火性能,反而会抑制其灭火性能,且随着DMMP浓度的不断增加,全氟己酮的临界灭火浓度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