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56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451篇
基础理论   5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3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基于灰色理论和气象灾害普查资料对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灾变预测。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其中7月损失最大;1990年以来暴雨次数虽然有所减少,但暴雨洪涝造成的损失却明显增加;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可划分为严重洪涝区、重洪涝区、中洪涝区和轻洪涝区,严重洪涝区位于松花江及其支流沿岸的大庆市、伊春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和哈尔滨市。根据灰色灾变预测理论预测2013年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500 000 hm2、可比经济损失≥50 000万元)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2016年。  相似文献   
952.
Natural hazards were the cause of approximately 16,600 hazardous material (hazmat) releases reported to the National Response Center (NRC) between 1990 and 2008-three per cent of all reported hazmat releases. Rain-induced releases were most numerous (26 per cent of the total), followed by those associated with hurricanes (20 per cent), many of which resulted from major episodes in 2005 and 2008. Winds, storms or other weather-related phenomena were responsible for another 25 per cent of hazmat releases. Large releases were most frequently due to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For instance, hurricane-induced releases of petroleum from storage tanks account for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total volume of petroleum released during 'natechs' (understood here as a natural hazard and the hazardous materials release that results). Among the most commonly released chemicals were nitrogen oxides, benzene,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Three deaths, 52 injuries, and the evacuation of at least 5,000 persons were recorded as a consequence of natech events. Overal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umber of natechs increased over the study period (1990-2008) with potential for serious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相似文献   
953.
林业生物灾害预警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体系的主要内容,但一直以来对林业生物灾害这一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处于“各自表述”的状态.在参考国内外林业生物灾害预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相关概念做了厘清,提出了一个林业生物灾害预警系统的框架.该系统由4部分构成:分析潜在威胁、检定真实威胁、警情发布和响应威胁.通过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和发生预测来判断潜在的威胁;通过威胁勘察、监测和检疫措施来检定真实的威胁;然后评估威胁大小.提出了一个度量威胁大小的指标——发生指数,它既考虑了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或病情指数),又考虑了发生面积.发生指数可在当年有害生物发生结束后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计算,但在预警时必须根据预警指标(立地指数、林分指数、气象指数等)来推算.根据推算的发生指数,将警情分级,向经营者和公众发布警报.同时,相关部门根据相应的预案进行威胁响应.对预案执行情况应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预案修订.  相似文献   
954.
2009年7月23日,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舍联乡长河坝水电站施工区响水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响水沟是大渡河上游段右岸一级支沟,近百年来泥石流活动不明显。由于之前近一个月的连续降雨,沟谷内的不稳定堆积物已基本处于饱水状态,当日的强降雨直接诱发了此次泥石流灾害。本文根据现场调查资料,就该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灾害成因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方法和沟谷泥石流危险度计算分析综合评价其危险性。结果表明,在极端气象条件下,响水沟仍有可能发生中等至大规模暴雨型粘性泥石流。  相似文献   
955.
在研究大量地热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发现秦皇岛地区存在以断裂构造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地下热水,区内地下热水的赋存受区域构造、断裂活动、盖层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地热资源分布及热储特征,提出秦皇岛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可优先考虑的方向:抚宁县温泉堡、北戴河机场、卢龙县刘田各庄乡赵官庄、黄金海岸及北戴河新城七里海团组。  相似文献   
956.
水体有机污染物因其生物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随着环保技术的发展,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已得到很好的去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微量有机污染物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深入地研究微污染有机物及其去除技术,对微污染有机物的种类、性质和危害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法、膜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吸附技术对微污染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57.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职业危害实际情况,提出基于企业、县、市、省、国家监管部门的5级分布式数据存储架构,并使用网络数据库进行实现;设计了监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其中包括:职业危害基础数据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监督检查信息模块、地理信息模块、辅助决策模块、专家咨询模块、事故调查处理信息、通信与数据同步模块、信息系统培训模块等;软件基于3层B/W/S模式,使用ASP,.net后台技术来开发,实现了WEB对数据库的访问和相互信息交流;该系统在现场进行了试用,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8.
计算机辅助HAZOP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HAZOP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计算机辅助HAZOP技术的优势,并针对传统的HAZOP、基于深层知识模型SDG的计算机辅助HAZOP和应用PHA-Pro软件3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介绍了研发成功的针对开、停车过程和应急阶段顺序颠倒、操作步骤遗漏的人工误操作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系统MO-HAZOP;该系统具有定量计算出所有的人工误操作顺序组合的发生概率值,结合现有知识和专家经验,判定事件发生的风险等级,从而有重点地给出预防危险、保障生产安全的建议的功能;MO-HAZOP分析系统对于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9.
城市重大危险源管理中的GIS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述重大危险源管理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在重大危险源信息描述、数据管理、风险评价和风险绘制、事故预警以及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应用。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描述和管理重大危险源,方便地表示和查询城市各重大危险源的地理位置;利用GIS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地图绘制,评估和表示出城市不同区域和地段的相对风险大小,便于城市发展规划;利用GIS进行事故预警,可及时发现和确定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位置,并通过采取措施消除事故在萌芽状态;利用GIS辅助应急救援,有助于分析事故的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和寻求事故救援的最佳路径等其他重大救援决策。  相似文献   
960.
选取建筑用材中几种常用的吊顶材料,研究火源以及火势迁移等因素对狭长走廊中烟气危害性的影响.试验在小尺寸实验台上进行,研究了采用不同吊顶材料时燃烧室和走廊中烟气的体积分数峰值、峰宽时间及到达峰值的时间,揭示了烟气的危害程度.试验表明,不同吊顶材料对火灾中烟气的危害性有明显影响.复合板吊顶材料能够显著增加烟气体积分数峰值并缩短到达峰值的时间,其烟气体积分数峰值约为单纯钢板吊顶情况下的两倍.PVC吊顶材料在同样火灾载荷下的塌落倾向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