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28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套种条件下混合螯合剂对污染土壤Cd淋滤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螯合剂对污染土壤Cd向下迁移的影响,对采自广东省乐昌市和清远市的2种铅锌矿废水污染水稻土(分别为中性和酸性土壤)进行100 cm土柱室外淋溶试验,研究在玉米与东南景天套种系统中,在5 mmol.kg-1土的混合螯合剂[MC∶柠檬酸∶味精废液∶EDTA∶KCl(摩尔比)=10∶1∶2∶3]的强化作用下对2种污染土壤中Cd的淋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混合螯合剂后第2 d,混合螯合剂能明显提高2种土壤各土层淋滤液Cd浓度;施后第8 d混合螯合剂仍能继续提高中性土壤20 cm以下土层和酸性土壤60 cm以下土层淋滤液Cd的浓度,但其活化作用均已迅速下降.施后第2 d和第8 d,2种土壤各土层的套种+MC处理的淋滤液Cd浓度均超过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施加混合螯合剂可降低中性土壤表层全Cd量.不同处理的土壤Cd均有向下层迁移的趋势,尤其是酸性土壤,在20 cm和40 cm处不同处理的全Cd量与起始值比较分别下降了40%~58%和39%~49%,经过100 d的修复即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上述结果表明,施用混合螯合剂对Cd污染土壤的地下水水质存在一定的潜在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32.
基于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分析北京大气NO_2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令军  王英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12):2762-2768
分析了1999—2010年北京大气NO2地面质量浓度、2004年以来北京及周边NO2柱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999—2007年来北京大气NO2质量浓度以升高为主.2008年实施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极大地缓解了北京NO2污染状况,地面质量浓度与垂直柱浓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2009年北京大气NO2污染又有所反弹,但低...  相似文献   
33.
采用改性灰岩作为除氟材料,通过批实验和柱实验,考察不同条件下的除氟效果,并探讨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FeCl3溶液联合灰岩除氟,可使高氟水中的氟浓度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在含氟水样中加灰岩后,直接加FeCl3会促进灰岩对氟的去除效率。在氟离子浓度为5 mg/L,粒径0.2~0.5 mm的灰岩为1 g的条件下,铁离子含量为0.016 mmol/L时,即可达到去除的最佳效果,除氟率可达95.74%。柱实验说明在FeCl3溶液浓度一定时,除氟率随着总出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填充的灰岩总量不变时,随着FeCl3溶液浓度的增加,除氟效果明显增加,说明本实验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4.
锈蚀钢筋混凝土圆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锈蚀程度的钢筋混凝土圆柱进行低周反复试验,研究了不同轴压比下的钢筋锈蚀率对钢筋混凝土圆柱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影响;给出了试件累积耗能、屈服荷栽、极限荷栽、荷栽最大值和位移延性系数与钢筋锈蚀率和轴压比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钢筋锈蚀率和轴压比的增大,试件的滞回曲线趋于干瘪,骨架曲线下降段变陡,试...  相似文献   
35.
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板剪力墙是一种新型抗震剪力墙,为了比较不同构造措施对该新型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3个剪跨比为1.5的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板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试验模型1为墙体钢板与边框柱钢管焊接,试验模型2为墙体钢板与边框柱钢管螺栓连接,试验模型3为墙体钢板开孔并与边框柱钢管焊接.通过试验研究,比较了各剪力...  相似文献   
36.
拱形抗滑桩墙支护结构体系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型试验相似比尺和桩土间应力协调要求,用机制砂、河砂、水泥、石粉等配置了40组(每组6个)低强度、低弹性模量的圆柱形微混凝土相似材料试件.测试结果表明:微混凝土具有和原型混凝土大致相同的应力应变阶段和破坏模式,可以模拟原型结构的力学行为和变形、破坏特征.砂率和石粉取代率不同时,微混凝土试件的轴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在较大...  相似文献   
37.
Abstract

Leaching, downward mobility and persistence of tebufenozide was investigat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in columns packed with forest litter and soil, after fortification with the analytical grade material (purity > 99.6%) and with two commercial formulations, RH‐5992 2F (aqueous flowable) and RH‐5992 ES (emulsion suspension). Two types of litter and soil were used: one type with relatively high amounts of sand and the other with high amounts of clay.

The concentrations eluted in the leachates were lower when the analytical material (dissolved in acetone) was used for fortification, than when the two formulations (diluted with water) were used. The amount leached was higher for RH‐5992 2F than for RH‐5992 ES. The type of substrate, i.e., sandy or clay type, had only marginal influence on the amounts eluted in the leachates. Downward movement of tebufenozide from the top 2‐cm layer to the untreated middle and bottom layers (3‐cm segments) was consistently lower when the analytical material was used for fortification, than when the two formulations were used. Downward movement was higher for RH‐5992 2F than for RH‐5992 ES. Persistence of tebufenozide in substrates, maintained under submerged conditions for 70 days after leaching, indicated an initial 2‐week lag period prior to the onset of degradation. Formulation‐related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half‐life (DT50) values. When the analytical material was used for fortification, the DT50 ranged from ca 54 to 59 d. However, when the formulations were used for fortification, the DT50 showed a higher range, i.e., from ca 62 to 67 d for RH‐5992 2F and ca 70 to 80 d for RH‐5992 ES. Formulation ingredients appear to have caused enhanced adsorption of tebufenozide onto the substrates, thus delaying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短柱的抗震性能,通过21根SRC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剪切黏结破坏试验结果,在利用灰色关联理论进行模型输入变量选择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受剪承载力分析模型,进而研究了混凝土抗压强度、腹板宽度、轴压比及箍筋间距等因素对SRC柱抗剪能力的影响规律,并对SRC柱的受剪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反映受剪承载力与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可供SRC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剪承载力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39.
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计算构件耐火极限的方法,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与防火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在结构设计中,由于直接考虑的是荷载作用,为此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等效火灾荷载,将火灾对结构的影响直接考虑成荷载作用。在确定了混凝土柱的截面温度场后,利用一种简化计算方法计算出钢筋混凝土柱的等效火灾荷载,进而计算出钢筋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在火灾中,作为结构最基本的构件柱可能受到单面或多面的火作用,这里仅介绍轴心受压钢筋混凝土柱等效火灾荷载的计算。  相似文献   
40.
带压开采陷落柱突水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承压水压与煤层陷落柱位置这两种因素对陷落柱突水的影响,在分析固流耦合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以双柳矿地质条件为背景,分别对3 MPa和5 MPa承压水压下开采上、下两组煤4种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陷落柱及其周边围岩的渗流-塑性破坏耦合场、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至接近陷落柱,工作面前方集中应力场与柱体周边应力场发生耦合,并出现应力集中,当水压为5 MPa开采上组煤时应力集中系数最大,最容易形成突水危险区域;当上组煤工作面距离陷落柱为30 m时,陷落柱渗流场与集中应力场开始连通,在开采下组煤时这一距离比上组煤扩大15 ~ 20 m;煤层底板随工作面推进发生压缩-膨胀周期变化,引起拉伸、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