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4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9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大型公用建筑项目安全风险“致因-承担”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型公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各利益相关者往往片面注重自己对安全风险后果的承担责任和对策研究,忽视对项目总体安全风险的系统分析。其实,不同利益相关者给项目带来的安全风险及对安全风险的后果承担有着高度关联、相互依存的特点。本文借鉴投入产出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立了安全风险"致因-承担"模型,通过安全风险"致因-承担"分析表对利益相关者的安全风险致因与安全风险承担进行了量化分析,确定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安全风险"致因-承担"差额,并应用安全风险玫瑰图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直观的表达和分析,提出了决策者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所采取的安全风险管理重点。安全风险"致因-承担"模型为平衡各部门的利益、解决纷争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研究技术工具,是对投入产出分析应用领域拓展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92.
为深入了解古建筑火灾事故致因因素,提高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基于事故致因理论,采用德尔菲法从人员、古建筑消防系统、古建筑防火能力、安全管理与环境五个方面确定18个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并建立古建筑火灾事故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实验室决策分析法(DEMATEL)构建矩阵对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原因度定量结果对古建筑火灾致因因素的属性进行分类,确定其属于火灾原因因素还是结果因素;另一方面,通过中心度指标评价古建筑火灾各个致因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而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将致因因素进行层级划分,构建5层3阶的多级递阶模型,分析致因因素间的耦合和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古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是近邻原因、过渡原因及本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针对这三方面确定古建筑火灾事故重点管控方向。同时,在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应重点关注中心度较大的致因因素。  相似文献   
93.
李昌厚  陈颖  李思成 《火灾科学》2014,23(4):195-202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火灾烟气会在多种驱动力的作用下从着火房间迅速蔓延扩散至整栋建筑,严重威胁建筑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控制建筑内烟气蔓延是建筑消防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对热浮力、烟囱效应和室外风作用下建筑内火灾烟气输运规律进行分析,较系统地总结了这三种驱动力作用下火灾烟气输运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指出了以往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根据国内外相关工作的研究进展及当前需要,对今后高层建筑火灾烟气输运规律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94.
震害预测中建筑物属性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工作中,如何得到规划区大量的建筑物的普查资料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S技术通过首先旋转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而后搜寻建筑物阴影区有效分割线段来实现大范围建筑物层数信息提取的新方法,并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和实际建筑物层数信息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型正确,普适性较强,算法过程简单,所得结果精度满足城市震害预测基础信息的要求,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Measuring progress toward 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targets requires robust informa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species, which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provides. However, data and capacity are lacking for most hyperdiverse groups, such as invertebrates, plants, and fungi, particularly in megadiverse or high-endemism regions. Conservation policies and biodiversity strategies aimed at halting biodiversity loss by 2020 need to be adapted to tackle these information shortfalls after 2020. We devised an 8-point strategy to close existing data gaps by reviving explorative field 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abundance, and ecology of species; linking taxonomic research more closely with conservation; improving global biodiversity databases by making the submission of spatially explicit data mandatory for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developing a global spatial database on threats to biodiversity to facilitate IUCN Red List assessments; automating preassessments by integrating distribution data and spatial threat data; building capacity in taxonomy, ecology, and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in countries with high species richness or endemism; creating species monitoring programs for lesser-known taxa; and developing sufficient funding mechanisms to reduce reliance on voluntary efforts. Implementing these strategies in the post-2020 biodiversity framework will help to overcome the lack of capacity and data regarding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biodiversity. This will require a collaborative effort among scientists, policy makers, and conservation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96.
由于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只能估计建筑物的破坏而不能评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基于对城市建筑物潜在破坏的估计,提出了城市建筑物抗震能力的评估方法。影响城市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因素包括城市所处的地震危险性环境和城市建筑物的易损性。为了考虑地震危险性因素,进行了以地面峰值加速度(PGA)为参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提出了我国不同地震危险性特征分区的PGA概率密度函数;为了考虑建筑物的易损性因素,采用HAZUS-MH中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方法研究群体建筑物易损性。通过对这两个因素的研究,建立了城市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方法,提出的相对全概率抗震能力指数可以反映城市建筑物在其所在的地震危险性环境下所具有的抗震能力,而采用绝对全概率抗震能力指数能够比较不同建筑抗震能力的差异,再结合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标准,可确定抗震能力水平。以晋江市抽样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为例,结合震害经验,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街道峡谷对称性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行列式和错列式街谷两侧建筑物的对称性对街谷内和下游建筑尾流区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并引入3个用于评价室内空气环境的指标来描述街谷中人员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结果表明,平均残留时间(ART)和有效通风率(PFR)可用于评价不对称街谷内的空气质量.街谷的不对称性对街谷内部和下游建筑尾流区污染物浓度分布均有明显影响.下游建筑越低,则尾流区的浓度越高.行列式和错列式街谷中人员活动空间的无量纲平均浓度分别在建筑高度比例为7/3和7/2时最大.为在城市规划中尽可能避免出现最不利比例的街谷,根据平均残留时间和有效通风率等指标,给出了上下游建筑高度比与最不利街谷改善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虞洋  杨玉兰 《环境工程》2015,33(5):153-156
建筑使用者热环境改善行为对建筑能耗具有重要影响。对杭州市某办公建筑开展夏季空调使用行为测试。较高的空调使用率以及空调设备对室内热环境的显著改善说明空调使用是该地区夏季采用的主要降温措施。采用逻辑回归构建出夏季空调开启率预测模型。根据所构建的夏季空调开启率预测模型,得出测试房间空调开启室外耐受温度为32.0℃。根据测试期间空调开启时刻温度,得出空调开启室内耐受温度为28.7℃。  相似文献   
99.
环境风会影响高层建筑楼梯井内火灾烟气的运动特性.以广州市某地真实高层建筑楼梯井为原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火灾动力学仿真软件FDS建立该16层高层建筑楼梯井全尺寸FDS数值模型,对环境风作用下高层建筑楼梯井内火灾烟气运动规律展开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不同窗户开合状态、不同风向和不同风速条件下环境风对高层...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建立科学的标准体系并能保证标准之间的协调性,通过分析标准体系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引入霍尔三维结构理论,从目标、专业、时间3个维度构建覆盖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