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314篇
基础理论   116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61.
以聚乙烯醇为包埋载体,饱和硼酸为交联剂,制作了玉米芯为内聚缓释碳源的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污泥颗粒。通过厌氧批实验研究了在模拟酸性矿山废水(AMD)条件下玉米芯含量、初始SO2-4和Mn2+负荷以及p H对固定化颗粒代谢特性的影响,初步分析了固定化颗粒处理AMD的机理及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芯在微生物作用下快速水解并产生有机物累积后,固定化颗粒才能迅速还原SO2-4,且玉米芯含量≤5%时硫酸盐还原率与玉米芯含量成正相关,玉米芯的水解会略微降低体系的p H;初始SO2-4浓度通过改变体系中COD/SO2-4和颗粒内外的浓度差影响固定化颗粒的代谢过程,而对玉米芯水解的影响不显著。初始p H为2~6和Mn2+浓度≤55 mg/L时对固定化颗粒活性抑制作用不明显,初始p H越低越利于玉米芯的水解和颗粒形成良好的孔隙结构;颗粒对Mn2+的去除机理是一种不依赖微生物活性的快速化学吸附作用,可用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吸附过程(R2=0.995)。  相似文献   
662.
文章通过构建产权细分、市场发展与租值界定的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之后农地产权变迁呈现出结构细分特征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国家由于农地租值耗散而对农地产权结构管制的放松,构成了农地产权结构逐渐细分的前提与背景;2农地产权变迁与市场形成的互动发展过程,使得农地产权界定出每个阶段的农地租值,进而表现出"收益权-使用权"再到"收益权-使用权-处分权"的结构细分特征,并且每一次的农地产权结构细分都是包含既有产权内容的"螺旋式上升"。在理论上揭示出:如何有效界定农地租值是农地产权界定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农产品和农地要素市场作为发现并最大化租值的过程与场所,其自身形态的变动与农地产权结构的细分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由此构成农地产权结构逐渐有效细分的关键。据此文章建议继续放松农地产权与市场双重管制,以市场自发交易的形式探索农地产权改革,实现农地产权结构进一步细分。  相似文献   
663.
铬暴露导致的秀丽线虫多重毒性的世代间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模式生物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对铬(Cr)暴露导致的多重毒性及其在世代间的可传递性进行了研究.发育、生殖、运动行为、行为可塑性与寿命等方面的参数被用于多重毒性的分析.结果表明,Cr能够导致线虫出现多种表型和行为缺陷.低浓度(2.5μmol·L-1)Cr暴露即可导致发育、生殖与寿命上的严重缺陷,而高浓度(75和200μmol·L-1)Cr暴露还可以导致运动行为与行为可塑性上的严重缺陷.而且,大部分高浓度Cr暴露导致的缺陷可以从暴露当代传递到后代,使后代仍然呈现出严重的表型与行为缺陷.在这些后代中,各表型与行为缺陷只能得到有限的恢复,或没有明显的恢复.因此,就秀丽线虫而言,Cr暴露导致的各表型与行为缺陷很大程度上可以从暴露当代传递到后代个体中.  相似文献   
664.
用慢速滴碱法合成聚合氯化铝的过程中加入酸改性的凹凸棒,制备了新型絮凝剂APAC。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烧杯絮凝实验法分别研究了APAC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和絮凝性能。结果表明,Ala随盐基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Alb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升高;Alc则先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升高,达到最大值后,再随盐基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盐基度愈高,混凝效果愈好,Alb含量愈高,混凝效果并不一定愈好。因此,APAC的质量控制以及追求目标应当是尽量提高Alc的含量,而不是Alb的含量。  相似文献   
665.
从产权角度分析了我国资源环境被过度开发利用的原因,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工作重心,为了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就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产权问题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66.
硅锰渣理化性质的分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锰渣是冶炼硅锰合金时排放的一种工业废渣。文章借助于SEM/EDS、XRD等现代测试方法,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硅锰渣是由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多孔非晶质颗粒组成,粒径主要集中在250μm以上,其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和CaO,其次是Al2O3、MnO。硅锰渣中微量元素未超过排放标准、放射性符合装修材料的技术要求。硅锰渣经高温煅烧后,生成一些新的晶相。  相似文献   
667.
粉煤灰膏体充填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建筑物下采煤技术,料浆运送是实现充填开采的重要环节。结合数学和弹塑性力学对粉煤灰膏体流变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完成了实验研究,从粒径、比重、颗粒形状和膏体浓度等方面对输送机理进行探讨,结果可为粉煤灰膏体充填开采技术应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68.
选取4份国内不同催化剂厂家的蜂窝式SCR脱硝催化剂,测量并对比其机械性能和活性,结合理化特性分析催化剂机械性能与活性不达标的原因。结果表明,脱硝催化剂的机械性能和活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催化剂中主活性成分和助催化剂WO_3的含量,Ca O,K,Na,Mg等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以及比表面积、孔容等微观孔结构都能影响催化剂的活性。SiO_2,Al2O_3等玻璃纤维含量和生产工艺会影响催化剂的机械性能。燃煤电厂需根据烟气条件对催化剂进行选型和设计,催化剂生产厂家必须优化和调整催化剂各生产环节工艺参数,严格把控原料质量,确保生产的催化剂产品同时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活性,以满足电厂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669.
为全面了解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方法在混合物燃爆特性预测中的研究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势,综述其在混合物闪点、爆炸极限与自燃温度预测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预测目标参数的选择、数据收集、描述符计算和筛选以及模型建立和验证等方面的不足与研究方向。结果表明:QSPR在混合物燃爆特性预测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研究的首要限制是混合物燃爆特性参数实验数据样本不足,关键点及难点是混合物结构的准确表征,未来研究应关注的重点是大量数据源统一的数据样本的获取方法、非加和性混合物分子描述符的计算方法以及机器学习等非线性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670.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人类迫切需要开发出新的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问题。基于纳米银制备而成的纳米银复合材料在兼顾纳米银抗菌性能的同时不仅能够克服单一纳米银释放速度快、不稳定等缺点,还能缓解细菌耐药的问题,因此被认为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抗菌剂。已有研究表明,单一纳米银与某些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可以达到协同抗菌效果,但目前尚缺乏对纳米银复合材料与抗生素的联合抗菌性能及机制的研究。本文首先制备出3种不同结构的纳米银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硅-聚多巴胺-纳米银复合材料(SiO_2-PD-AgNPs)、纳米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AgNPs@SiO_2)和纳米银@二氧化硅-聚多巴胺-纳米银复合材料(AgNPs@SiO_2-PD-AgNPs)。随后测定了纳米银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 subtilis)的单一毒性效应。结果显示,AgNPs@SiO_2-PD-AgNPs复合材料对2种菌的单一毒性均大于其余2种纳米银复合材料。因此,笔者以AgNPs@SiO_2-PD-AgNPs作为代表,测定了纳米银复合材料与硫酸卡那霉素(kanamycin sulfate, KS)/盐酸土霉素(oxy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OH)的二元联合抗菌性能,发现AgNPs@SiO_2-PD-AgNPs与KS联合可以对E. coli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gNPs@SiO_2-PD-AgNPs释放出的纳米银会和KS发生键合反应生成KS-纳米银复合物,导致纳米银释放出大量的Ag+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使得进入细菌内的Ag~+和KS比单独作用时进入胞内的抗菌剂增多,产生更强的抗菌性能,从而表现出协同抗菌效应。本研究基于新型纳米银复合材料与抗生素的联合抗菌性能实验探究了纳米银复合材料与特定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最佳组合和相关机制,为今后开发新型抗菌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并为相关联合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