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258篇
综合类   219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解滴灌条件下不同微咸水矿化度及覆膜与否对盐碱地土壤水盐特性及油葵生长的影响,在宁夏平罗西大滩盐碱地进行不同灌水矿化度(0.2、1、2、3 g/L)膜下滴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比不覆盖处理土壤含水量高约2%,盐分表聚减缓,油葵株高、产量及其构成均高于不覆膜处理,产量最高增幅达82.5%;不同矿化度微咸水之间比较发现,利用矿化度为1 g/L的微咸水进行灌溉时,下层土壤含水量较高,微咸水滴灌不但没有为上层土壤带去过多盐分,反而由于土壤有一定的渗透性能,灌水将土壤上层盐分逐渐淋洗至下层.膜下滴灌微咸水矿化度为1 g/L时,油葵产量最大.因此在适宜条件、合理措施下,微咸水覆膜滴灌技术可以促进作物生长,确保作物产量,在淡水缺乏而微咸水较为丰富的盐碱地地区应积极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92.
污水灌溉区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研究了石家庄栾城县不同污水灌溉时间(0-52a)和不同层位(0-100cm)耕地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清灌对照点相比,污水灌溉区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亚表层(20-40cm)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和下层(40-60cm)蔗糖酶活性均相对较高,而下层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底层(60-100cm)全氮含量均相对较低。4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点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表层土壤全氮含量、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亚表层有机质含量、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下层蔗糖酶活性与污灌时间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沪〈0.05)。上述特征反映了土壤肥力及酶活性对污灌的响应具有明显的层位效应和非同步性,而这些响应是由于污水中的营养物质输入土壤后引发微生物活性提高的“激发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93.
天然沸石对农田退水中氨氮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玲  常青  张家利  高彩丽 《环境化学》2012,31(7):1063-1068
利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沸石颗粒大小、氨氮初始浓度、接触时间及Na+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天然白银沸石去除模拟黄灌区农田退水中氨氮(NH4+-N)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吸附等温线特征,并考察了其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沸石颗粒大小、接触时间及NH4+和Na+初始浓度对NH4+-N交换容量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复相关系数(R2),NH4+-N的吸附等温线更符合三参数等温线模型;而对于两参数等温线模型,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描述NH4+-N在天然沸石上的离子交换过程;NH4+-N吸附实验数据与Elovich模型拟合最好(R2≥0.9766).研究结果表明了天然白银沸石是一种适合NH4+-N去除的离子交换剂,可用于黄灌区农田退水中NH4+-N的去除.  相似文献   
94.
郑顺安  陈春  郑向群  李松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1):2053-2059
为了解再生水灌溉对砂质紫色土土壤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其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比较了四川省彭州市灌溉年限分别为3a和8a的2个再生水灌溉区土壤中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和磷的分布及化学形态.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区土壤有机碳、氮和磷主要分布在>2mm和2mm的大粒径团聚体所占比例下降,向较小粒径转化;>0.25mm团聚体中有机碳和氮含量显著上升,在所有5个粒级的团聚体中磷素含量都有显著提高.再生水灌溉还有利于紫色土重颗粒态有机碳和颗粒态氮的形成,且灌溉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在除<0.053mm的其它4个粒级团聚体中,再生水灌溉区土壤中交换态磷及钙结合态磷比例上升,而铁铝结合态磷比例下降.综上,再生水灌溉有效的改善了砂质紫色土土壤的有机碳库、氮库和磷库,长期灌溉可以减少人工施肥量.  相似文献   
95.
为解决干旱扬水灌区土地资源承载状态受多因素耦合影响而难以定量化描述的难题.本文以景电一期灌区为例,基于多级模糊评价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解决复杂系统模糊性及不确定性具有特有优势的云模型,结合黄金分割率法与云发生器原理集成了评语集标准云模型与状态层隶属度云模型,以组合赋权算法求解了指标权重,最终以云数字特征的形式对灌区1994年、2002年、2010年及2018年的土地资源承载状态进行了定量表述.结果表明:灌区各时期土地资源承载状态综合评价云分别为C1(0.3175,0.0728,0.0131)、C2(0.5846,0.0418,0.0117)、C3(0.5315,0.0379,0.0098)、C4(0.7045,0.0614,0.0144).结合云相似度分布特征可知,各时期土地资源承载状态分别为"轻微承载"、"临界承载"、"临界承载"及"承载安全".可知灌区土地资源承载状态自1994年—2018年主要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即1994—2002年为"快速改善期"、2002—2010年为"环境损伤期"、2010—2018年为"健康恢复期".该方法可为指导研究区及相似研究区寻求生产需求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6.
Abstract: Analyses of major elements, environmental isotope ratios (δ18O, δ2H), and PHREEQC inverse modeling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salinization of groundwater within the Datong Basin. The hydrochem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groundwater with high total dissolved solid (TDS) concentrations was dominated by sodium bicarbonate (Na‐HCO3), sodium chlorite (Na‐Cl), and sodium sulfate (Na‐SO4) type waters, whereas low‐TDS groundwater from near mountain areas was dominated by calcium bicarbonate (Ca‐HCO3) and magnesium bicarbonate (Mg‐HCO3) type water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groundwater and PHREEQC inverse modeling indicated that the aluminosilicate hydrolysis, cation exchange, and dissolution of evaporites (halite, mirabilite, and gypsum) governed the salinization of groundwater within the Datong Basin. The environmental isotope (δ18O, δ2H) and Cl?/Br? ratios revealed the impact of fast vertical recharge by irrigation returns and salt‐flushing water on the groundwater sali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es of major hydro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REEQC inverse modeling, evaporite dissolution associated with irrigation and salt‐flushing practice was probably the dominant controlling factor for the groundwater salinization, especially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asin. Therefore, groundwater pumping for irrigation and salt‐flushing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protect groundwater quality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97.
Participatory irrigation management (PIM) was adopted in Thailand in 2004 to encourag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The research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ought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ublic participation, learn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e sustainable water practices through PIM in Thailand.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document reviews, observation, informal meetings, and a total of 55 semi‐structured face‐to‐face interviews of local irrigators from two case study regions around the Krasiew Reservoir.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cipating in PIM activities facilitated both instrumental (e.g.,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data, benefits of on‐time water delivery) and communicative (e.g., reasons for past PIM failure, expectations of fellow farmers) learning among PIM participants. Findings also revealed that social action is fostered through the recognition of human dignity and compassionate communication that instils a sense of ownership and solidarity among irrigators. Sustainable water practices among local farmers were spurred further through learning that the reservoir is a finite water source.  相似文献   
98.
内蒙古农业灌区夏、秋浇的氮磷流失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蒙古农业灌区引黄灌溉的2次主要大规模灌溉(夏浇、秋浇)的跟踪监测,研究了农业灌区的氮磷流失情况.分析了2次灌溉期的各引水渠和排水渠中总氮(TN)、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溶解性无机磷(DIP)、溶解性有机磷(DOP)、颗粒磷(PP)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夏浇时,由于植物吸收、灌水量小等因素,基本不产生污染.而秋浇期间,由于灌水量大、土地裸露成为非点源污染产生的主要时期.在对第8排域的TN、TP的连续监测中发现,排干沟中的总氮总磷含量基本维持在4.16mg.L^-1和0.1725mg.L^-1,且氮为主要的污染控制因子;排干沟中的N/P为24,排入乌梁素海中极易引起水华发生.结合河套农业灌区的自然条件、耕作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了河套灌区在夏浇及秋浇时期的非点源污染产生过程及污染特点.为该地区非点源污染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造纸废水灌溉对红柳体内钠离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测定分析了造纸废水灌溉对红柳体内钠离子含量的影响。不同年限以及不同生长部位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红柳体内相同生长部位的钠离子含量均随着灌溉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大,并且与土壤中钠离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红柳叶片中钠离子含量明显高于根系中钠离子含量,说明盐碱胁迫下红柳叶片耐钠性大于根系耐钠性,红柳叶是钠离子累积和外排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00.
灌区盐分平衡状态的分析与计算是灌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以临江灌区工程为例,详细分析和计算了该灌区建成前后的盐分平衡状况,为灌区生态与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盐分平衡动态过程的分析应建立在灌区水量平衡的基础上,应获取灌区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灌区水源水以及灌区排水中的盐分浓度,同时还应获取灌区建成前后化肥使用量变化、地表生物量的累积变化以及生物质中的盐分含量等相关参数。文中所提供的灌区盐分平衡分析与计算方法对丰富农林水利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