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4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75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320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17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訾剑华  连伟 《地球与环境》2005,33(Z1):325-330
隐伏岩溶地质灾害的危害在于其隐蔽性和突发性,岩溶与土洞成因上相关联,工程环境中共存,查明其发育及分布特征,预测岩溶地质灾害,有针对性的分析处理地基基础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隐伏型岩溶地区桥梁基础选型与地基处理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从建设安全社区,打造平安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阐述了防震减灾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地质灾害生命损失灾情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灾害每年造成最大可能死亡1500-2000人,除内蒙古,天津市,江苏省,上海市,香港,澳门以外,其余28个省(市,区)每年因地灾害均有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据统计,全国实际发生地质灾害死亡人数:1995年死亡1230人,1996年死亡51人,1997年死亡108人,1998年死亡532人,2000年死亡142人(伤26975人)。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1)地质灾害防治,政府负总责,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2)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规划管理,分期分批治理。(3)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预算,并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4)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发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地震灾害,阐述了近代地震灾害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地震预报既是强烈的社会需求,也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最后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地震预报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995.
区域开发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然而区域开发活动引起的灾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多区域开发建设活动与区域环境相互影响的观点,介绍了对区域开发引起的灾害进行识别的方法及其对策分析。区域灾害识别可采用历史记录法,成因分析法、预测法等方法。区域灾害对策有非工程性和工程性两类,工程性对策应根据区域灾害的类型、频率、强度、损失及区域开发性质来决定,而非工程性对策中建立区域统一的防灾救灾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从震灾史料中发掘出连云港地区震灾的严重性,进而论述了连云港地区成灾背景,并对该地区震害分布及特点进行分析,可为有关部门制定防震减灾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分析造成城市地震灾害严重的多种因素,从搞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动城市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队和避难场所的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8.
陆锡铭  应志民 《地球与环境》2005,33(Z1):399-402
某隧道进口段滑坡的发生是由于隧道开挖过程中破碎围岩向隧道开挖临空面位移,进而引发的坡面岩土体的失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因隧道开挖引起的洞顶区边坡岩体应力水平下降的区域一直延续到地表,这种应力场的变化会直接导致边坡表面的变形和破坏,表现在以隧道轴线为中心,向两侧呈扇形展开的坡体产生了一定的沉降变形。对比结果表明滑坡区与由隧道开挖引起的坡体附加位移较大的区域基本相当,说明此滑坡是由于隧道开挖引起了围岩应力场调整,导致围岩产生向洞内的位移变形,从而使岩体发生松动而引发的。  相似文献   
999.
Jeffery SE 《Disasters》1982,6(1):38-43
This paper argues that natural disasters are not a category of events which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broader Issues of development, since economic change can create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disaster. The analysis of case studies from the Dominican Republic shows how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scale commercializ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created such vulnerability by reducing or restricting the resource base of certain sectors of the population. It b suggested that the vulnerable state of a popul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much a cause of natural disaster as the extreme physical phenomena Involved. Therefore there Is a need both for a broader framework for analysis of disasters and for strategies to reduce such vulnerability to be an Integral part of long term development planning.  相似文献   
1000.
为应对极端自然灾害下电网在灾前、灾后应灾能力评估的不足,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电网应灾能力量化评估方法。通过分析电网系统的综合数据和关联指标,建立电网灾前承受力和灾后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各自求得指标主、客观权重,并依据权重占比组合成综合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判对电网应灾能力进行量化评估;通过案例对所提的评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更加有效体现电网实际应灾能力水平,对电网应对极端自然灾害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