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471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233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1.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a uniform and consistent approach for floodflow frequency studies, the U.S. Water Resources Council has recommended the use of the log-Pearson type III distribution with a generalized skew coefficie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various methods of determining generalized skew coefficients. A new method is introduced that determines generalized skew coefficients using a weighting procedure based upon the variance of regional (map) skew coefficients and the variance of sample skew coefficients. The variance of skew derived from sample data is determined using either of two non-parametric methods called the jackknife or bootstrap. Applications of the new weighting procedure are presented along with 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test various weighting procedures to derive generalized skew coefficients.  相似文献   
912.
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加速因子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在产品寿命服从参数未知指数分布的情况下,分析定时转换步加试验得到的数据,估算相关的加速因子。方法列出各应力下的寿命分布密度函数形式,通过加速因子建立各分布密度函数之间的联系,以条件概率的方式处理步加试验每一阶段开始时的累积损伤问题,以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进行参数估计。结果得出了一种新的估算加速因子的方法,计算获得了产品在所分析应力下加速因子与应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结论利用该方法能很好地处理某应力下无失效发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913.
利用油藏封存CO_2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CO_2扩散逃逸在整个封存体内广泛存在,因此有必要研究扩散逃逸对封存效果的破坏强度。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能够描述油藏封存CO_2后扩散逃逸行为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示范区在1万年累计逃逸量为0.178×104t,1万年累计逃逸量和封存量比值为0.067%,需要1470万年CO_2才能全部逃逸,扩散逃逸对封存破坏甚微。研究结果为CO_2封存效果评价提供了新指标,也为盆地级封存体扩散逃逸量计算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914.
研究了载重量5t的黄磷运输汽车发生黄磷泄漏对香溪河流域的环境影响。泄漏的黄磷及污水与香溪河水混合后的总磷预测值:按河水多年平均流量(47.4m3/s)为0.3087mg/L,总磷浓度超标1.5倍;按洪水期最大流量(2890m3/s)为0.1526mg/L,不会对受纳水体造成明显污染;按枯水期最小流量(14m3/s)为0.6868mg/L,总磷浓度超标3.4倍。当发生黄磷燃爆引发P2O5大气污染事故时,半致死浓度范围为以事故点为圆心,半径约为60m的圆形区域;主要污染影响范围为事故源下风向3900m范围内。上述污染影响范围的确定,为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5.
通过选择具体案例对液氨储存区进行风险评估,得到不同大气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泄漏液氨蒸气的影响范围和浓度分布情况,并根据液氨急性毒性准则将案例的计算结果进行危害分级,可为该项目安全规划和决策的制定以及实现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16.
概率法评价河流水质是一种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本文尝试利用概率法的原理和方法对牡丹江3个监测断面的“十五”期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水质情况,根据评价结果,可以为阶段性的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防治依据,确保了牡丹江流域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17.
合成氨厂液氨储罐泄漏环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液氨的特性,对合成氨厂液氨储罐区氨泄漏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液氨储罐泄漏扩散的过程和事故后果模式,确定了合成氨厂液氨储罐区的危险点;然后举例预测合成氨厂液氨储罐泄漏后在D、E大气稳定度下液氨扩散范围及半致死浓度、立即致死浓度范围.该研究可供我国合成氨装置的风险评估参考,也为预防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和液氨泄漏事故预警提供了参考,同时为全国的合成氨项目和化工项目的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1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穿过垂直防渗帷幕的渗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避免垃圾填埋场内的污染物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填埋场常采用垂直防渗帷幕.目前,我国南方的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普遍较高,在高水头作用下污染物可能透过灌浆帷幕渗漏从而污染周边环境.分析了对流、扩散和吸附作用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规律,以苏州七子山填埋场为例,分析了高水头作用下渗滤液透过防渗帷幕的渗漏,通过现场测试进行了验证,研究了灌浆帷幕渗透系数和灌浆深度对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渗滤液水位下,对流对污染物迁移起主导作用.实际工况下污染物穿过防渗帷幕需 19.5a,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场底含碎石粘土层中,目前污染物尚未渗漏至防渗帷幕下游,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一致;若防渗帷幕渗透系数能达到标准,则穿过防渗帷幕的时间将延长至填埋场稳定化之后,从而大大降低污染周边环境的可能性;但若帷幕灌浆深度不足,这一时间又将缩短至7a.防渗帷幕渗透系数和灌浆深度的控制对防止污染物向下游地区渗漏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919.
渗漏流失是旱地农田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引起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上海市郊大面积旱地农田,雨季渗漏流失较为严重。基于氮素渗漏基本理论和当地农田管理习惯方式,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下氮素流失规律,对实验地进行3种不同方式处理:常规施肥、减量15%施肥、不施肥。结果表明,不同深度不同形态氮浓度随施肥时间递减,并且其递减幅度有所差异,递减幅度大致为30>50>70>120 cm。在垂直方向上,氮素在50 cm处有富集的趋势。硝态氮占总氮流失比例较大,各种不同处理方式下其所占比例均超过70%,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铵态氮和亚硝态氮占总氮的比值很低,铵态氮主要分布在表层,并受施肥的影响较大。减量施肥能够减小土壤渗漏水氮素的浓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20.
目的确定太阳电池空间等离子环境下的功率泄漏特性参数。方法在地面模拟等离子环境下,测量太阳电池阵收集电流随偏置电压的变化规律,再根据计算模型估算太阳电池阵空间环境下的功率泄漏数值。结果太阳电池收集电流随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达到一定阈值后,发生收集电流突变现象,实际测试电流值大于100 mA,功率泄漏百分比大于14.3%。辉光放电伴随收集电流突变过程,等离子体鞘层从太阳电池的导体部分扩展到介质部分;收集电流突变发生后,测量电池暗特性,未发现明显损伤。结论针对未来高电压大功率太阳电池阵,应采用功率泄漏试验,检验其功率泄漏特性,建议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规避发生收集电流突变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