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宁夏西吉县低角高速远程黄土滑坡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诱发黄土滑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在宁夏西吉县西南部的最严重地震次生灾害,该区域内滑坡规模大、密度高、类型全,主要类型是低角度、高速、远程黄土滑坡。经对典型滑坡进行野外地面调查、黄土层位划分、黄土显微结构测试和对滥泥河左右两岸的滑坡形态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西吉地处中国黄土高原干旱地带,黄土堆积以大孔隙发育的非饱和黄土为主,地震时突发水异常使地下水位瞬间上升、黄土中孔隙水压增高、黄土自重加大,在地震力和水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导致黄土发生液化,这是该区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综合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32.
近年来,滑坡灾害频繁发生且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与评价,进而为滑坡的预测、预报及风险管理服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莆田市为例,通过将地学信息图谱应用到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构建莆田市高程、岩性、坡度、坡向影响因子信息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莆田市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信息图谱,以一系列的图谱直观地反映了莆田市滑坡发生的机制及滑坡危险性空间分布情况,反演了莆田市滑坡发生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滑坡灾害预测提供了矢量化的图形信息。  相似文献   
433.
陕西五曲湾滑坡发育特征和~(14)C测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省凤翔县五曲湾滑坡的滑带土中发现一段树根,表面被炭化,并且发生了强烈的剪切变形,分析认为此乃滑坡滑动所致。经过14C测龄,年龄为462±45年B.P,这一年龄与地质分析获取的认识基本吻合,与1556年"华县大地震"发生的年份非常接近,从而为研究五曲湾滑坡的触发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最后提出,如果在滑带土中发现可用于定年的样品,采用14C法测定滑坡年龄,是对滑坡进行定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34.
重庆风景名胜区旅游公路滑坡灾害及景观治理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亮  彭盛恩  王昱 《灾害学》2010,25(3):60-64
从滑坡治理结构景观出发,分析重庆风景名胜区旅游公路滑坡灾害成因,针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西坡旅游公路K9+900滑坡,提出三种滑坡景观治理方案。建立方案优选模型,通过模糊优选理论和熵权决策法联合应用,得到最优治理方案,本联合方法对其他评价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35.
黄土丘陵区土壤抗水蚀能力变化的动态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纸坊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土壤抗水蚀能力动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1938~2000年间研究区域的土壤抗水蚀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估。引入土壤相对抗水蚀能力指标,并采用生态系统健康和承载力相关概念,研究了流域土壤抗水蚀能力偏离理想状态程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其健康状态变化、恢复力和可恢复程度;通过与土地利用结构状态变化过程与恢复特性的比较,揭示了土壤抗水蚀能力对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响应关系,指出了响应曲线中的滞后特点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与前人所得的结果吻合较好,说明研究中采用的方法能够有效预测土壤抗水蚀能力,也可为水土保持恢复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436.
高含沙紊动系统中泥沙铜的相互作用及其垂向浓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谐振式紊动模拟装置 ,通过格栅以一定振幅、不同频率的往复运动 ,在水体中形成均匀紊动场 ,研究紊动对高浓度固液两相系统中泥沙 (黄土 )与铜的相互作用及其垂向浓度分布的影响 ,投沙量 (S)范围为 5kg/m3~800kg/m3.结果表明 ,在均匀紊动条件下 ,黄土对铜的吸附量在S =10kg/m3 处出现峰值 ,而后随着投沙量的增加而快速下降 .这可能是铜的专性吸附、马兰黄土富含碳酸钙而导致铜的碳酸盐和氢氧化物沉淀 ,以及泥沙浓度效应等过程的共同作用所致 .水相铜浓度随S从 5kg/m3增加到 200kg/m3时快速下降 ,在S>200kg/m3 的高含沙条件下继续下降趋于 0 .高浓度泥沙紊动水体中 ,水相铜浓度和泥沙吸附铜量的垂向分布分别表现出均匀和波动的不同特点 ,实际含沙量的垂向分布在S<100kg/m3时比较均匀 ,在S>200kg/m3时自上而下逐步增加 .  相似文献   
437.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地质灾害遥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遥感技术能快速全面、高性价比地获取地表信息,可以从宏观上对区域性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形成对区域性地质灾害分布、规模的定量认识,因此遥感技术已经在国外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金沙江德钦段河谷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遥感技术在该地区的环境地质调查的应用研究,对于西部大开发的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利用3种星载光学遥感影像对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目视解译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自然地理、地质和气候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地质灾害解译产生的影响,其次就本地区的环境地质遥感数据的选择与处理进行了说明,然后配合图片详细分析了研究区主要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堆积、泥石流沟和倾倒变形)的解译特征。最后实地考察验证了解译的可行性,并分析总结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提高地质灾害解译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438.
甘肃省永靖县黄茨滑坡的滑动机理与临滑预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恭先 《灾害学》1997,12(3):23-27
1995年1月30日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黄茨村后的黄土塬边发生一个体积约600万m~3的大滑坡,由于事前的严密监测和准确临滑预报,滑坡滑下时未造成一人伤亡,财产损失也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创造了我国多手段、多信息综合跟踪预报滑坡的成功先例。本文主要介绍该滑坡的地质基础、滑动机理和临滑预报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439.
黄土丘陵区植被的恢复可能影响枯落物分布特征,进而对土壤性状产生影响。论文选取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人工林、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群落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群落4种典型植被样地,研究其枯落物坡面(坡长40~80 m)分布特征及自然条件混入土壤中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典型植被样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143.89~833.04 g/m2)、盖度(0.36~0.63)和厚度(0.77~2.03 cm)均表现为刺槐人工林>柠条人工林>铁杆蒿群落>白羊草群落;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178.80~657.21 g/m2)和混入深度(1.33~2.29 cm)均表现为刺槐人工林>铁杆蒿群落>柠条人工林>白羊草群落;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占枯落物总蓄积量的比例(45.91%~74.02%)表现为铁杆蒿群落>柠条人工林>白羊草群落>刺槐人工林。2)4种典型植被样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和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均为坡下高于坡上,受径流冲刷和泥沙分离—输移—沉积过程的影响,枯落物地表蓄积量和土壤混入量在坡中波动较大;随枯落物地表盖度的增加,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呈指数函数增加(P<0.01),且随地表枯落物蓄积量的增加,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呈对数函数增加(P<0.01)。3)土壤容重、粘结力和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WAS-GMD)随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的增大而线性降低(P<0.01),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铁杆蒿群落和白羊草群落中均随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加(P<0.05)。该研究将为评价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成效、修正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40.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区,区内的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为了减少气田开发对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