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61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62篇
综合类   336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SO2污染对农业害虫的间接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开顶式熏气罩研究了SO2污染对粘虫、黄地老虎、小菜蛾、桃蚜、萝卜蚜和豆蚜等农业害虫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SO2污染显著地促进了这些昆虫的生长和/或繁殖,但高浓度SO2污染对它们有明显的不良影响,这种作用是通过食料植物间接发生的.这些昆虫对适度SO2污染的反应因种类而异:3种鳞翅目昆虫表现为幼虫的平均相对生长速率(MRGR)明显加快,成虫繁殖力变化不大;3种蚜虫主要表现为成蚜的繁殖力大幅度提高.若蚜(除豆蚜外)的MRGR也显著增加.对被处理食料植物营养成分的分析表明,SO2污染诱导的蛋氨酸相对含量变化可能是它产生这些间接影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2.
用同位素标记LZF—1 DNA指纹探针进行人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位素γ-32P-ATP对LZF-1DNA指纹探针作5'末端标记后,检测成都地区人群中84名随机个体的DNA指纹,获得了清晰易辨的具有高度个体特异性的DNA指纹图谱.谱带平均数为17.667条,平均等位基因频率为0.167,探针的鉴别机率为4.862×10-10.表明LZF-1DNA指纹探针完全达到了法医学检验中鉴别个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刘立  邢廷炎 《生态环境》2002,11(1):66-69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研究我国亚热带7种有代表性土壤在干、湿两种状态下的土壤可蚀性K值,结果表明、相同类型土壤在干、湿两种状态下的可蚀性K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耕作土壤的可蚀性K值高于非耕作土壤。  相似文献   
104.
三江源区草场生态恶化原因新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景晖  徐建龙  顾延生 《生态环境》2006,15(5):1042-1045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三江源区草场“三化”明显,生态恶化,究其原因,既有自然因素的影响,又有人类活动的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有测量记录的气温、降雨和年末牲畜存栏数、采金、挖虫草(Cordycepssinensis)规模的变化及其与草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关系,文章为人为成因说提供了更为翔实可靠的证据。结论:超载是1957—1979年间、采金子和挖虫草是1980—2004年间草场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昆明关上点降水酸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市关上点历年降水均偏酸性,且近年来酸雨频次有所增多,频率有所增高,主要是昆明市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土壤酸度及废气排放中酸性物质排放量逐年上升所致。  相似文献   
106.
雨后入湖溪流磷污染对西湖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入湖径流是西湖磷的最主要污染源,尤其是暴雨后径流的磷污染最严重,梅雨(2001年)和台风雨后径流的磷净输入为1.77t,约占西湖全年磷总沉积量的42.5%。西湖流域内土壤表土的磷含量约是母土的两倍。西湖流域内土壤表土富磷和暴雨的冲刷和淋溶是导致雨后径流磷浓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几种减小和消除径流磷污染的几种方案,通过分析比较,建渠排暴雨后径流水到钱塘江是比较彻底的消除径流磷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通过对中国地形及气候特征的讨论 ,提出沙漠治水 ,水治沙漠的观点 ,为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污水治理 ,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8.
北运河上游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以北运河沙河水库周边合流制管网为研究对象,选取浊度为主要指示指标,通过监测典型溢流排口,考察了2019年4次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物的变化过程,研究了降雨事件之间的干旱天数和降雨强度对溢流污染的影响,并分析浊度和典型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汛期降雨强度较大、历时较长,是溢流事件发生的主要时期.当单场次累积降雨量达到15 mm和单场次平均降雨强度达到1.4 mm·h-1时,溢流开始发生.其中,4月24日(第一次溢流)和汛期7月22日(干旱天数为23 d,降雨强度最强)的初期溢流污染最为严重,这两次溢流污水中TN、TP、TCOD都与浊度显著相关(p<0.01);5月26日(非汛期典型降雨)的溢流污染物与浊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污染负荷较低.这说明北运河上游沙河水库周边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主要受降雨强度和干旱天数的影响.因此,以年总溢流污染负荷为控制目标时,应优先控制年度初次溢流和主汛期初次溢流的初期溢流污染.  相似文献   
109.
国内外液化和压缩气体的泄漏爆炸事故屡见不鲜,针对其性质和短时间近地面扩散的特点,总结、修正和扩展了瞬时泄漏下的平均半球形扩散模型。对于连续泄漏,利用数学积分理论建立了静风下的半球形扩散模型。接着对有风时的情况进行建模推导,将风速和气体自身扩散速度进行矢量合成,得到了半椭球形扩散和半椭圆锥与1/4椭球体组合扩散下气体的质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变化趋势。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先进性。该模型集能较好地反映液化和压缩气体泄漏后不同泄漏情况、时间、近地面区域和风速下的扩散浓度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过程,为事故后果预估和应急救援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延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降雨侵蚀力(R)反映了降水引起土壤水蚀的潜在能力,其时空分布规律定量研究是进行土壤侵蚀预报的基础.利用延河流域22个雨量站24a逐日降雨资料,分析了该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侵蚀性降雨量具有一致的年内年际变化趋势.降雨侵蚀力年内变化为单峰型,集中分布在5~9月,占全年R值的91.61%.降雨侵蚀力多年平均值为1580.58MJ.mm.(hm2.h.a)-1,最高值(1981年)为2417.70MJ.mm.(hm2.h.a)-1,最低值(1999年)仅585.29MJ.mm.(hm2.h.a)-1,年际间变化为中等变异,变异系数为0.32.烧房砭站多年平均R值最大,为2190.33MJ.mm.(hm2.h.a)-1,镰刀湾和杨山站多年平均R值最小,分别为1151.37MJ.mm.(hm2.h.a)-1和1146.87MJ.mm.(hm2.h.a)-1.R值与侵蚀性降雨量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北部雨量站R值年际变化呈现轻微的增加趋势,其它站点R值年际变化相对呈现出轻微的减少趋势,总体上延河流域降雨侵蚀力呈现下降趋势,趋势系数为-0.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