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34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182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77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Developments in biotechnology and genomics have moved the issue of paten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toward the center of interest. In particular, the patentability of genes of plants, animals, or humans and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arts of) living organisms has been discussed, and questioned, from various normative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is debate. For this purpose, it first explains a number of relevant aspect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atenting. The focus is on a special and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type of patents, namely product patents. The paper provides three general arguments against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product patenting. The first argument briefly considers the claim that patents are legitimate because they promote socially useful innovation. Against this claim, it is argued that product patents may hamper rather than promote such innovation. The second and main argument concludes that product patents are not adequately based on actual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as they should be according to the usual criteria of patentability. The principal moral issue is that product patents tend to reward patentees for inventions they have not really made available. The final argument proposes a method for patenting the heat of the sun. Assuming that granting this patent will be generally considered absurd, the argument exposes a further, fundamental problem of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product patenting.  相似文献   
22.
我国安全学科学历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我国安全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是安全科技人才缺乏。安全学科学历教育作为我国安全科技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为国家造就和输送了大批安全科技人才。但是,由于安全学科学历教育体制没有很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遇到了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依据对高校和煤炭企业调查所获得的资料,统计发现:目前我国安全学科学历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专业设置的局限性、培养目标的雷同性和课程设置的低通用性;社会对安全人才需求与目前高校安全专业招生和毕业生就业之间存在的突出矛盾。在详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安全人才后备队伍建设应采取的对策,即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实施“人才兴安”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安全人才。  相似文献   
23.
地球系统科学提出前我国科学界的某些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增建 《灾害学》2005,20(1):15-17
列举了在1988年美国提出"地球系统科学"前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某些思维: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东亚大陆磁异常与我国人群健康关系的观点,天地生三位一体的观点,地球表层学的观点以及灾害系统的观点等.这些观点虽不如"地球系统科学"着眼于全球整体,但也包括了很大的系统,且不空洞.  相似文献   
24.
Recent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establishing the values of preserving biodiversity both in agriculture and in less managed ecosystems, and in show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of cultural diversity in preserving biodiversity in food production systems. A study of the philosophy embedded in cultural systems can reveal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for preserving genetic biodiversity contained in such systems and can be used to support arguments for the protection/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For example, corn or maize can serve as a paradigm of Native American thinking and can provide one of the few areas from which common philosophical conceptions can emerge. An examin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rn or maize as an agricultural activity and as a cultural activity in 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 reveals a philosophy that recognizes the importance of biodiversity and provides techniques for its preservation. Corn, and the food and the materials derived from it, is something thought out, not by specialists, but by the entire tribe and its ancestors, even if this thinking is done within what we might consider a framework of highly mythical notions. Importantly, this framework yields an understanding of both the genetics and nutrition of corn. A survey of these mythical notions (myths and stories) an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makes this thought explicit and exemplifies the value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biodiversity.  相似文献   
25.
李引擎 《安全》2019,40(8):1-8,80
火灾科学是系统的科学,它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从科学发展和现实角度,提出当前的火灾科学在城市消防规划、高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综合方法、多层地下交通枢纽防火研究、安全疏散心理和机理研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关联研究、建筑防排烟技术研究、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研究等10个技术领域需深入研究的课程,以最终实现基础理论、实用方法、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26.
吴超 《安全》2019,40(1):1-6,81
安全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大交叉综合学科,为促进安全科学的快速发展,运用科学学思想和知识溯源等方法,从安全学科建设的高度,首先阐述交叉科学的属性、研究层次、交叉形式、知识命名和现有交叉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科学研究的创新思路、安全科学研究的多视角与分类和安全科学研究成果的多样性特征,最后给出了安全科学新分支创建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了解交叉学科的基础问题,才能理解安全科学的发展,才能快速地创新安全科学。  相似文献   
27.
交叉性以及通过学科交叉实现学科创新,是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本文探讨了地理学和资源科学融合的学科基础,指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自然资源的空间性、自然资源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然资源问题的应对性是地理学和资源学学科对象的共性;阐述了地理学、资源科学两者相互作用及其历史过程,梳理了地理学、资源科学与人地关系思想、可持续思想的发展关系,揭示了地理学和资源科学的差异性特征;地理学、资源科学的共性与差异性,促进了资源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据此,提出了资源地理学的学科内容与方向,论述其全球及国家战略支撑,展望中国资源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认识中国地理学和资源学交叉融合的现状,从整体范畴上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理论和方法的移植创新,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提高学科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28.
封志明  江东  雷梅  李宇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8):1817-1829
资源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多学科横向发展的新学科领域,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等学科特点。研究适应新时期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资源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意义。在梳理资源科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内外高等院校资源科学的研究领域、学科体系建设、课程及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了我国资源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就与不足,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  相似文献   
29.
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中最常用的多层前馈网络 ( BP网络 )及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应用于化学和环境科学时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网络的输入与数据的归一化 ;隐含层数、隐含层节数和学习速率 ;训练集与监控集 ;网络误差 ;初始权重  相似文献   
30.
以黄渤海上空大气为目标研究区,基于AERONET观测网,获取该区域2015—2017年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实测数据,并对可见红外成像辐射计VIIR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静止水色卫星成像仪GOCI与新一代地球同步气象卫星AHI H8的AOD遥感产品展开精度验证.同时,利用长时间的遥感影像探究并分析AOD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分布特征与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同其它AOD遥感产品相比,GOCI AOD展示出了高采样频率及高精度的特性.此外,在研究区域AOD的逐小时遥感影像中未发现明显的变化规律,而月平均图则显示出从黄渤海西部至中部再到东部AOD逐渐递减的趋势,且该趋势在研究区域不同的地方是具有差异的.不仅如此,本文还尝试分析影响AOD反演精度的潜在因子,发现其可能与地表反射率提取的准确度与预设气溶胶模型设置的合理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