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257篇
基础理论   464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18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政府主导特征,通过构造一个包含城镇和农村经济产出的社会福利函数来分析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关系,并基于中国城镇化发展实际分析了人口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说,统计中国1997—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测度城乡收入差距并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回归分析与检验。静态研究发现政府主导和人口流动显著地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是二者的交互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确具有收敛效应,即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政府主导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贡献会降低,同样随着政府主导的提升也会降低人口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贡献,这种影响关系在分区域的回归中依然成立,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动态研究发现全国和分区域中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存在显著的正向路径依赖特征,全国层面政府主导显著地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人口流动及其与政府主导的交互项则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分区域来看政府主导和人口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应设置单一的政策目标,需要建立多方面的政策配套体系,逐步矫正政府主导型经济中造成的政府职能异化,精准识别地方财政收支量的规模和结构条件,扩大涉农业务投资的规模,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在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中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藩篱,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的非农化就业和城镇化迁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最终通过一系列的配套性制度安排,旨在加强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供给,实现城乡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82.
Macrophytes release allelochemicals, which affect pelagic cladocerans such as Daphnia. Using population growth experiments, we analysed the effects of allelochemicals from the macrophyte Egeria densa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aphnia mendotae and three littoral cladocerans (Diaphanosoma birgei, Macrothrix triserialis and Simocephalus mixtus). We found that allelochemicals from E. densa in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all the tested cladocerans in spite of the presence of a competitor. This effect was stronger (nearly three to four times higher than in controls) for D. birgei and M. triserialis in the absence of D. mendotae. Independent of the presence of allelochemicals, S. mixtus, but not D. birgei and M. triserialis, reduced the abundance of D. mendotae as compared to controls. The rate of population increase (r) per day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due to the presence of Egeria’s allelochemicals (from 0.07–0.16?d?1 without allelochemicals against 0.12–0.24?d?1 with allelochemicals). In our competition experiments, the rates of population increase of the cladoceran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single-species cultures when cultured in the absence of allelochemicals. However, in the presence of allelochemicals this trend was not consistent. Thu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Egeria’s allelochemicals over the cladoceran populations may enhance the grazing pressure on phytoplankton.  相似文献   
83.
环境健康事件的频发反映了我国污染防控体系的不足。以"血铅事件"为例,综述了我国铅污染管理状况,分析了我国铅环境健康防治现状,并提出了由生产排放达标为核心的国家污染防控体系向以人群健康为核心的国家污染防控体系转变的环境战略与政策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4.
安徽省省内流动人口空间选择主要体现为省会优先、邻近区域优先和高工资区域优先的特征。省内形成以首府合肥为第一层次,以芜湖和淮南为第二层次,以蚌埠、淮北、安庆、马鞍山和铜陵为第三层次,其余城市为第四层次的空间选择格局。合肥是省内人口流入最大的辐合场,淮南、芜湖是次级辐合场,淮北、淮南、六安、巢湖等城市是对流场,流入人口规模与流出人口规模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85.
Imidacloprid (IMI) is a relatively new neuro-active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 and nowadays one of the largest selling insecticides worldwide. In the present study a LC–APCI–MS based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imidacloprid and its main metabolite 6-chloronicotinic acid (6-CINA) in urine and hair specimens. The method was tested in biomonitoring of intentionally exposed animals and subsequently applied for biomonitoring of Cretan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86.
Europe’s growing energy deficit and destabilising climate may lead the EU and its constituent member states to change its attitude to population size and growth.  相似文献   
87.
采集并分析全场不同母质形成的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142个.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土壤全B、Mo、Zn和Mn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全量Cu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值.有效B、Mo、Zn和Mn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临界值,有效Cu的平均值稍高于临界值;但66.7%的土样有效Cu含量低于临界值.硼、钼、锌和锰严重缺乏,铜多数缺乏.全场各类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各类土壤微量元素的垂直和水平分布特征不尽相同,尤其是垂直分布差异明显.从土壤微量元素的全量与母质的关系来看,以玄武岩、紫色砂页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全量较高,砂砾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全量中等,砂页岩和冲积物母质形成的土壤全量较低.  相似文献   
88.
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中铁、锰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铁、锰含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土壤类型间甲烷排放量差异甚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中铁、锰通过对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及根膜形成的影响而影响甲烷的排放。  相似文献   
89.
在光能生产潜力计算的基础上,经过温度、降水、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等自然因素的订正,分析了温州市的土地生产潜力、粮食生产潜力。通过对温州市历年来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析,采用产潜比增长速度法预测了2000年和2010年的粮食产量,并据此计算了2000年、2010年和潜在最大的人口承载量,指出温州市建立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青海湖几种主要湿地植物的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应用种群生态空间分布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青海湖四种主要湿地植物: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槽杆荸荠(Eleocharis valleculosa)、华扁穗莞(Blysmus sinocompresus)、碱蓬(Suaeda glauca)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研究表明:杉叶藻、槽杆荸荠、华扁穗莞三种群由侵入期、定期初期到种群发育盛期的过程中,其集群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总体呈扩散的趋势;碱蓬种群,从幼苗到繁殖期,集群程度增大,呈聚集的趋势,说明前三种植物的克隆繁殖方式于滨湖湿地生境具有更好的生态适应性,图2表3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