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9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564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336篇
综合类   1296篇
基础理论   312篇
污染及防治   124篇
评价与监测   168篇
社会与环境   178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5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淮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植物多样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淮河流域河南段开展野外调查及室内监测,分析河流水生植物类群组成及优势物种,从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均匀度4个方面对水生植物进行健康评价,采用CCA分析法探讨影响水生植物的关键环境因素。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河南段共有水生植物38种,隶属于25科33属,分布广泛的优势种为芦苇、水花生、金鱼藻、轮叶黑藻、水蓼、水鳖、篦齿眼子菜。针对健康评价结果,淮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植物呈现病态到健康状态。分析表明河流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生态系统呈现不稳定状况,主要原因为水质污染及人为活动干扰强烈。根据水生植物分布与水环境因子CCA响应关系研究,影响水生植物的主要因子为TP、COD、p H、电导率、氨氮。  相似文献   
992.
在往复流现象明显的蕰藻浜中下游河道选择16个采样点,分析研究沉积物性状以及Cr、Cu、Zn、Cd、Ni、Pb、Mn的含量以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蕰藻浜总体污染程度为中等,其中陈行桥、江杨北路桥以及淞港码头污染较严重。Cr、Cd、Pb、Ni、Cu、Zn和Mn的含量分别为24.0~357.0、0.06~0.69、20.0~85.4、18.2~132、14.2~136、84.6~685、472~1 086 mg/kg。通过分析发现,Pb、Ni、Cu、Zn和Cr总量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很有可能来自同一外源污染,而中游河段的Mn主要来自于沉积物母质。河道两岸以往的工业与生活排污以及往复水流使得重金属污染物在沉积物中聚集是造成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原因。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3种风险评价法对沉积物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估,总体来说,3种评价方法都表明Cu的污染程度较严重,Mn的污染较轻。其中地累积指数法结果显示,各重金属的污染顺序为CuZn≥CdPb≥CrNiMn,然而由于Cd本身生物毒性较高,对沉积物生态环境危害贡献率可达到60%;污染负荷指数评价结果发现蕰藻浜下游河段部分断面沉积物达到了极强污染程度,应当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93.
碳中和是全球控制增温效应的主要手段,而准确估算碳排放是预测气候变化与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水库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由于受人为活动及水库运行方式的影响,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本研究总结了水库主要温室气体(CH4、CO2和N2O)的产生与排放过程,重点分析了水库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库库龄、位置和大小及有机物、温度、溶解氧、流速、水深和风速等;并通过分析水库建成前后水文情势的改变,探讨了水库建成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能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水库温室气体排放有待研究的4个方面:水库系统扩散及冒泡通量的时空异质性、水库不同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性、多沙河流水库温室气体排放规律、水库建成前后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对比,从而为更全面地评估水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城市内河生物修复及其对底泥氮素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在城市内河底泥有机质与有机氮含量高的特殊环境下进行水体修复的可行性与修复方法进行了探讨.富含高有机氮的城市内河底泥是氮素的重要释放源,采用向水体曝气可以有效地促使总氮与NH3-N的降解,与未曝气相比,10 d后曝气条件下二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和92%;此时再以土著水生植物进行修复可以显著地提高水体修复的效果、稳定性与修复成功率,并使总氮、NH3-N维持在1 ms/L和0.5 ms/L以下.但应避免城市内河有效光辐射的减少对水体修复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河流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河流水生态健康对保障区域水安全,避免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河流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挑战,水生态风险及灾害呈现广发、频发和深发态势.通过汇总北京市五大流域河流水生态健康状况评估相关研究,识别区域水生态系统主要问题,诊断水生态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北...  相似文献   
996.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为例,利用1999年上海水资源普查数据及2000年初成像的上海市1∶50 000彩红外航空像片,采用G IS空间分析技术、灰色关联分析技术,划分土地利用样带,设计水质改善指数,探讨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质量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响应,以及水源水质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响应。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水环境质量受到土地利用格局及上游来水的综合影响,各样带工业用地比例与水质改善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松浦大桥取水口水质与上游来水水质以及水源地当地的工业发展、人口密度等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具有很好的关联性。建议在开展平原河网地区水源保护工作中,应在关注上游来水状况的同时,从土地利用及其社会经济驱动两方面控制水文敏感区域土地开发强度,构筑水源地圈层土地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997.
Discharge from the Great Barrier Reef Catchment (GBRC) is considered the second most serious threat to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ustralia. Utili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cluster analysis (CA), this research aimed to assess the variability and co-variation of 28 water basins (WBs) within the GBR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regulation of water quality and increase collaboration horizontally between management organisations, and vertically between government tiers. Water basin variability was measured by nine variables: size (ha), population, agricultural land use (ha), number of major water storages, major rivers and major towns, total nitrogen exported (T/yr), total phosphorus exported (T/yr) and herbicide use (ha). The Fitzroy WB, with PC scores of 7.0081, 2.2897 and ?1.6504, was identified as the most dissimilar and therefore needing to be managed differently. Many WBs within the same regions were very dissimilar to each other, indicating that cur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based largely on geographic location, are unlikely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Instead, managing groups of WBs with similar geo-political properties (determined by the CA) could be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re key to successful ecosystem based management, therefore managing similar WBs together through inter-NRM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greements, irrespective of their geographical location, facilitates management bodies building strong, cooperative working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998.
ABSTRACT: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QUAL-II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 model is calibrated and applied to the Lower Winooski River, Vermont. The river flows through the metropolitan Burlington area and is impacted by several industrial and municipal point sources and by operation of hydropower facilities. Several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are made in the model to improve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s in rivers impacted by algal growth; these include the addition of organic nitrogen and organic phosphorus compartments and provision for algal uptake of ammonia and/or nitrate nitrogen. The model is interfaced with statistical programs which facilitate tabulation, display, and analysis of observed and predicted concentrations. The model is calibrated and tested against data from two intensive water quality surveys. Applications demonstrate the factors controlling water quality and sensitivities to point source wast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flow, as influenced by hydropower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针对沿河城市污染排放的情况,分析了污染物排放对河流造成的污染,并根据Streeter—Phelps模型和城市河流对水质的要求,建立了沿河城市多点污染排放优化控制的线性规划模模,并编制了计算程序用来求解该数学模型.文中提供的算例及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沿河城市多点污染排放量优化控制方法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长江干线船舶防污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承兵 《交通环保》2000,21(1):24-28
论述了长江干线船舶污染危害以及有关方面为防止船舶污染已采取的措施,指出了在长江干线船舶防污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