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5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1463篇
安全科学   1635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441篇
综合类   2743篇
基础理论   80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05篇
评价与监测   267篇
社会与环境   170篇
灾害及防治   54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洪涝灾害评价的威布尔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将威布尔分布用于淮河流域水灾成灾面积研究,揭示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形成的 内在规律,进而利用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4省的各自灾度对淮河流域的灾害风险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本方法切实可行,特别适用于大样本计算.  相似文献   
122.
财产保险是经营风险的产业,风险管理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从保险监管机构、市场典型主体两方面比较了中、韩两国财产保险业风险管理体系,市场主体的比较从研究宣传、产品开发、业务经营、客户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展开,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3.
Pesticide users, natural resource managers, regulators,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many other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off-site impact of pesticides on the environment. Systematic methods of the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risk of pesticides to environmental components can serve as valuable tools in decision making and policy formulation. Simple risk indicators have been developed which cover a range of scenarios such as toxicity to organisms, health of farm workers, consumer health, and residues in harvested produce. The authors have developed a software package named Pesticide Impact Rating Index (PIRI) that outputs an improved pesticide risk indicator for water quality. PIRI is a standalone, user-friendly, platform-independent program. It can be used to (i) rank pesticides in terms of their relative pollution potential to groundwater or surface water, and (ii) to compare different land uses in a catchment or at a regional scale in terms of their relative impact on water quality. It is based on pesticides use; the pathway through which the pesticides are released to the water resources (drift, runoff, erosion, leaching) and the value of the water resources threatened. Each component is quantified using pesticid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oxicity to organisms at different trophic levels, i.e. fish, daphnia, algae, etc.), environmental and site conditions (e.g.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soil, water input, slope of land, soil loss, recharge rate, depth of water table, etc.). This paper describes two case studi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PIRI in Australia. The comparison of the risk assessment by PIRI on these revealed that PIRI correctly estimated the pollution potential of pesticides in greater than 80% of cases. A GIS version of PIRI is described in a companion paper in this volume.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is available at .  相似文献   
124.
Sagoff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18 (2005), 215–236] argues, against growing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major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non-native species are unproven. However, many such impacts, including extinctions of both island and continental species, have both been demonstrated and judged by the public to be harmful. Although more public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non-native animals than non-native plants, the latter more often cause ecosystem-wide impacts. Increased regulation of introduction of non-native species is, therefore, warranted, and, contra Sagoff’s assertions, invasion biologists have recently developed methods that greatly aid prediction of which introduced species will harm the environment and thus enable more efficient regulation. The fact that introduced species may increase local biodiversity in certain instances has not been shown to result in desired changes in ecosystem function. In other locales, they decrease biodiversity, as they do globally.  相似文献   
125.
白元 《安全》2019,40(4):12-15
本文对乌鲁木齐站疏散安全进行分析研究。经乌鲁木齐站客流数据分析得,日均客流量1.78万人,日常高峰时段客流量2.4万人,每日早高峰客流在9:00~12:00之间,晚间客流高峰在18:00~24:00之间。乌鲁木齐站以原有疏散能力计算,日常高峰时段旅客平均排队时间为36.7min,其他特殊时段旅客积压排队现象更长,造成旅客需要提前1.3~2.0小时排队进站。影响乌鲁木齐站疏散安全的主要原因包括疏散设施未全部投入使用,安检设备通过能力有限,旅客疏散路线复杂等。笔者从疏散路径、疏散设施和疏散管理等方面提出疏散安全风险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6.
王艳霞  徐栋  刘克会 《安全》2019,40(6):33-37
近年来,因供热管道老化腐蚀、外部自然环境、施工活动等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给居民的冬季供暖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本文在分析供热管道自身安全特性的基础上,运用事故树等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对供热管道隐患进行辨识分析,结合供热管道影响因素明确隐患辨识重点,并针对隐患排查内容及手段等提出对策建议,以支撑供热管道单位更系统、更科学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障管线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7.
钱重阳  王尧  李季梅 《安全》2019,40(7):24-28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开展了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为了能够得到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有效的结果,本文基于突发事件机理分析及单一事件链,对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及应用。通过引入控制因子,构建基于突发事件机理分析的单一事件链模型,并将该模型转化为风险评估工作的指标体系,并将该指标体系在某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进行了应用,对该区17种单位或场所,涉及到的18类风险,共计201家企业进行风险级别评估。最终得出该区17种单位或场所中每种单位或场所的整体风险等级,以及重大风险数量的占比情况,为该区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意见奠定了一定基础,并对本文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8.
李引擎 《安全》2019,40(8):1-8,80
火灾科学是系统的科学,它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从科学发展和现实角度,提出当前的火灾科学在城市消防规划、高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综合方法、多层地下交通枢纽防火研究、安全疏散心理和机理研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关联研究、建筑防排烟技术研究、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研究等10个技术领域需深入研究的课程,以最终实现基础理论、实用方法、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9.
李兵  黎宗琪  张杰  张昌红 《安全》2019,40(5):15-18
随着页岩气平台井工厂化压裂施工启动,在大排量、高压力、长时间施工条件下,高压管汇失效爆裂大幅增加。为减少高压管汇在压裂过程中失效爆裂风险,运用故障假设、因果分析法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技术工艺、生产管理、工作环境5个方面分析事故的原因,提出了提升采购产品质量、修订完善高压管汇使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实施专业化管理、应用大数据管理高压管汇、优化现场地面高压管汇流程分配布局设计与联接工艺等高压管汇失效爆裂风险预防控制措施和失效后应急安全防护措施,建立了生命周期全过程、专业化的高压管汇失效爆裂防控与应急防护体系,实现风险可防受控。为页岩气压裂作业的安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0.
刘裕  蔡诗琪  田欢 《安全》2019,40(2):24-28
随着我国加快从"乡村社会"迈向"城市社会",城市安全问题成为了新时期亟待解答的"国家命题",分析了城市化与城市风险相关问题,提出了适合成都的安全风险预防指标体系,并以"技术防控"开发建设城市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以"标准防控"推动企业和公共领域安全管理标准化,以"群众防控"依托安全社区为载体,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安全体系,为我国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