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4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54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1篇
综合类   561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78篇
灾害及防治   1652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saster Mitigation Act, most US counties have a hazard mitigation plan (HMP) to reduce future disaster losses. HMPs are important as they can be used to proactively assess risk, direct future development, raise awareness and build consensus. Using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 we interviewed residents of Bertie County, NC, about their awareness of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HMP process to determine if demographics, social vulnerability or hazard vulnerabil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wareness or participation. We also assessed whether these factors were associated with knowledge of policy changes and investments that were adopted in the HMP. Overall, the unemployed were the only group less likely to report awareness of or participation in HMP development. African-Americans, mobile home residents, the poor, short-term residents and those with less disaster experience were less likely to be aware of policies and investments prioritised in the HMP. Targeted efforts to increase awareness could potentially improve disaster outcomes among vulnerable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紧急救援服务点的优化选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道路交通紧急救援对公平性、效率性、事故并发性的多目标决策需求,提出用于道路交通救援点选址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该模型通过最小化最大救援时间满足救援公平性;通过最大化一次覆盖的需求量和最小化救援点到需求点总加权时间满足救援效率;通过最大化备份覆盖的需求量满足事故并发与重大事故的救援.针对多目标决策模型,开发基于模拟退火法的优化解法,结合算例分析,能够获得减少最大救援时间、最大化一次覆盖和备份覆盖需求量的多个目标方向上最优解,实现pareto最优化的成功率均在95%以上.实例计算比较表明,笔者提出的模型与算法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多目标选址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方冰雪灾害的特征与城市救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2008年初中国南方所发生的冰雪灾害的损失、影响和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次灾害具有受灾范围的全面性、灾害过程的发展性和救灾行动的艰难性等特征,阐明冰雪灾害在城市会造成停电停水、交通瘫痪和通讯中断等严重灾情,进而引发断油断粮、物价飞涨和人心恐慌等综合性灾害.通过冰雪灾害对城市救灾行动的总结,指出冰雪灾害给城市政府的深刻启示在于城市规模的急速扩张必须同时加强防灾救灾的软硬件建设,并提出城市必须采取持久开展防灾救灾知识宜传教育、大力加强防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制订各类灾害的专业性应急预案和努力构建协同联动救灾机制等对策,有效提升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灰色关联分析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全国或某一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可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方便地确定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相关因素.由灰色关联度导出灰色关联序,以进行优势分析,从而得到交通事故的最(准)优因素及最(准)优特征.根据1990-2000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以及全国人口、机动车、公路里程和客货运输量等主要相关因素统计资料可知,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和客运量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相关因素,死、伤人数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和指标.由哈尔滨市2000年道路路段交通事故与交通组成统计资料可知,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各类货车、摩托车和大型车.因此,加强货车和货运管理对提高我国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点论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路面管理信息系统(UPMIS)安全设计的主要思路.即对城市道路具体路面的有关属性编码之后,通过GIS信息平台将路面空间属性与路面属性数据联系起来生成路面空间信息系统.从而使路面的管理与道路的地理信息相结合,使管理更加直接、形象.并且将研究应用到秦皇岛市路面管理系统的设计中,效果很好.笔者通过研究,为城市道路信息可视化管理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辽东山地属于环境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域之一,选择本溪市南芬区东部为典型研究区域,以卫星遥感、地面环境调查为主要手段,开展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环境地质灾害调查,为建立环境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地震灾害,阐述了近代地震灾害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地震预报既是强烈的社会需求,也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最后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地震预报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8.
人行横道是人车冲突的焦点地带,以行人违规率(RTI)为评价指标,采用灰色聚类的评价方法,对人行横道的安全状况进行分级评价,然后对单条人行横道的不同时间段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找出危险时段.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older drivers’ driving patterns during a customized on-road driving task were representative of their real-world driving patterns.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eight participants (male: 68.80%; mean age?=?81.52 years, SD?=?3.37 years, range?=?76.00–96.00 years) completed a customized on-road driving task that commenced from their home and was conducted in their own vehicle. Participants’ real-world driving patterns for the preceding 4-month period were also collected via an in-car recording device (ICRD) that was installed in each participant’s vehicle.

Results: During the 4-month period prior to completing the on-road driving task, participants’ median real-world driving trip distance was 2.66?km (interquartile range [IQR]?=?1.14–5.79?km) and their median on-road driving task trip distance was 4.41?km (IQR?=?2.83–6.35?km). Most participants’ on-road driving task trip distances were classified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ir real-world driving trip distances (95.2%, n?=?198).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ost older drivers were able to devise a driving route that was representative of their real-world driving trip distance. Future research will examine whether additional aspects of the on-road driving task (e.g., average speed, proportion of trips in different speed zones) are representative of participants’ real-world driving patterns.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山区村镇洪灾特点,以神农架林区为对象,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洪灾承灾能力评价方法。针对山区村镇条件和山洪特点,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基于逆向云发生器和综合云算法结合专家打分区间和最可能值确定指标权重、使用条件云发生器获得量化指标的评价水平、耦合得到评价结果的评价方法,并对全区八个乡镇的山洪承灾能力进行了评估,为林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林区各村镇山洪承灾能力总体较低,孕灾环境恶劣,专项应灾能力明显落后,其中松柏镇、阳日镇、红坪镇和下谷坪乡属于低水平,木鱼镇与新华镇属于较低水平,宋洛乡属于中等水平,九湖镇为高水平。案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观地将客观数据和主观认识反映为综合结果,有利于获得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