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5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60篇
综合类   179篇
基础理论   193篇
环境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239篇
灾害及防治   1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7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农民工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遭遇市场风险的农民工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处境艰难。本文分析了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即以健康保障、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障为主体的过渡性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来衔接城乡社会保障。以适应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2.
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社会化水资源稀缺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稀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制约因素。水资源稀缺评价是水资源管理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借助Karshenas模型对资源利用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诠释;在界定水资源管理阶段的基础上。引入社会适应性能力概念。着重论述了其内在结构及其度量指标。从而将水资源稀缺问题拓展到了社会经济领域。强调社会资源在水资源稀缺评价中的作用。同时。建立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并以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五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嘉峪关市由于相对较高的社会适应性能力。其社会化水资源稀缺程度指数的相对排序得到改善;而武威市则因相对较低的社会适应性能力。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的排序有所降低;金昌市和张掖市尽管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的相对排序没有变化。但由于考虑了社会适应性能力。水资源稀缺程度得到有效的缓解。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更能如实反映水资源状况。社会适应性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对缓解水资源紧缺程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In this lecture, I demonstrate how very different macroeconomic history begins to look if Nature is included as a capital asset in production activities. The tentative conclusions I draw from the evidence are: (1) high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world’s poorest regions (South Asia and sub-Saharan Africa) has been an obstacle to the achievement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 relatedly, (2) when population growth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accumulation of manufactured capital, knowledge, and human capital (health and education) has not compensated for the degrad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in South Asia and sub-Saharan Africa and, in all probability, even in the UK and the US; (3) China is possibly an exception to (1) and (2).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Keynote Lecture deliver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stainability in an Unequal World”, held in Tokyo on November 24, 2006. The exposition relies on my book, Economic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007. The author is the Frank Ramsey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d a Fellow of 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  相似文献   
84.
减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概述了目前减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概况,指出现阶段灾害社会和经济学研究方面的四大问题;探讨了减灾与经济、减灾与政治、减灾与社会发展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在电子废弃物管理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2003年我国家电、通讯和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报废高峰期和宽带电讯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到来,电子废弃物的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传统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已使我国沿海地区的电子垃圾泛滥成灾,甚至威胁到内陆地区。而且电子废弃物中大量的有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回收。也不符合政府最近提倡的全民节约原则。因此,国家制定了有关电子废弃物的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的具体法律法规。本文从环境经济学角度。结合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颁布和运行情况。对我国电子废弃物的管理中施行生产责任延伸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6.
贵阳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成立以来,在机动车环保监管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思考,得到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得到了市民的大力支持,先后有长春、昆明、重庆等多个省会城市前来学习调研。文章简述了全国省会城市机动车环保监管现状;介绍了贵阳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的运行管理情况,分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提出修改完善地方法规、强化机构能力建设、制定从业资质认定地方标准等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农户开展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绩效,结果表明生态补偿绩效不容乐观,农户感受到的生态环境状况仅有小幅度的改善,消除经济激励之后农户表现出较低的参与积极性.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和生态保护能力为中介,构建社会资本对生态补偿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经济效应表现出显著负影响;对生态效应表现出显著正影响.社会网络、普遍信任、机构信任、互助倾向和惩罚程度对于经济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05、-0.05、-0.01、-0.06和-0.03;对于社会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11、0.10、0.03、0.12和0.06;对于生态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36、0.33、0.09、0.38和0.19.在社会资本5项维度中互助倾向反映度最高,机构信任最低,因子载荷分别为0.77和0.19.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和生态保护能力在社会资本对生态补偿绩效影响中表现出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8.
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力学平衡模型,对闽江流域各个地区2006~2016年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三明、南平、福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水平总体上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空间上大体表现为福州 > 三明 >≈南平.三明、南平、福州等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递增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福州>三明≈南平.从时间变化看,可以将闽江流域耦合协调度划分成3个阶段:阶段I (2006~2009年)、阶段Ⅱ (2009~2013年)、阶段Ⅲ (2013~2016年).根据闽江流域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偏离方向θ的大小,将闽江流域各地区不同年限的耦合协调发展划分为环境保护滞后型(I象限)、经济发展滞后型(Ⅱ象限)、社会发展滞后型(Ⅲ象限),并对不同滞后类型分别提出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9.
闽三角城市群自然资本损失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群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地关系矛盾的加剧,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下降。为了量化城镇化对自然资本产生的变动,揭示人类资源消耗过程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以快速城镇化的典型区域——闽三角城市群为例,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与GIS技术,分析了2000-2015年闽三角城市群可更新资源时空演变特征,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价值演变规律以及土地转化过程中的自然资本损失。研究结果表明:(1)闽三角城市群可更新资源在时间上呈波动减小趋势,空间上自沿海区域向内陆区域逐渐升高;(2)高环境质量等级中城镇用地面积占比呈显著增加趋势,由0增加到10.63%,人类活动导致区域生态环境价值的损失逐渐上升;(3)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城市空间扩张,使部分自然用地与农业用地转化为城镇用地,转化过程造成的自然资本损失总量为1.27×1022 seJ,货币价值超过6.30×109元。研究有助于完善城镇化影响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为城市群或区域生态环境管理与修复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0.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社会发展思想的历史,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多重涵义,并主张从微观上对社会发展进行考察,并指出社会发展是以人类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本文还考察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种种理解和实际处理方式,指出了其偏误,分析了影响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障碍因素,以及这一关系的发展前景——走向现代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