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催化型微粒捕集器的再生与压降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的再生机理对催化型微粒捕集器(CPF)深床捕集微粒的氧化再生过程进行了建模,并将微粒捕集器中的压降分成5个部分分别计算,对其压降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新模型对深床捕集微粒的氧化再生计算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比原模型更能反映微粒沉积的实际过程,深床捕集微粒的压降计算值也更精确。在排气流量大、温度高的工况下,深床捕集微粒的压降先迅速增大再减小的现象明显。研究结果能为工程应用提供验证手段,为CPF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Series of mixed metal oxides were synthesized by gel-combustion method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soot oxida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catalysts were M-Ce-Zr (M = Mn, Cu, Fe, K, Ba, Sr), and χK-20Mn-Ce-Zr (χ= 0, 5, 10, 20),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TPR and BET surface area techniques. The results of soot temperature programmed oxidation (TPO) in an O2 oxidizing atmosphere indicate that K-Ce-Zr has the highest catalytic activity for soot oxidation under loose contact condition, due to enhancement of the soot and catalyst contacts. On the other hand, under a tight contact condition, Mn-Ce-Zr and Cu-Ce-Zr nano-composites have high activities for soot oxidation and lower the soot TPO peak temperatures by about 280 and 270℃,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to non-catalytic soot oxidation. Furthermore, the addition of up to 10 wt.% potassium oxides into Mn-Ce-Zr increases its catalytic activity and further reduces the soot TPO peak temperature by about 40℃ under loose contact condition.  相似文献   
73.
南京冬季重污染过程中黑碳气溶胶的混合态及粒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1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暴发持续性重污染过程.本研究利用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分析这次过程中黑碳气溶胶(BC)的质量浓度、混合态以及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京BC质量浓度在1.01~14.05μg·m-3之间,平均为4.39μg·m-3,污染较重时呈现夜间高白天低的日变化特征,污染较轻时则为早晚双峰型;用相对包裹层厚度(Dp/Dc)表示BC混合态特征,污染较轻时日变化为凌晨及午后较高,早晚出行高峰期较低,说明在凌晨及午后BC的老化程度较深,早晚机动车排放高峰时段BC多为近地源排放的新鲜粒子.污染较重时Dp/Dc日变化相对平缓,区域性污染特征更为明显并在高相对湿度下体现出气-固转化的过程;BC质量和数谱的粒径分布均为单峰型,数谱峰值粒径在污染较轻时分布在91 nm左右,污染较重时为100 nm,不同污染程度下质量谱峰值粒径均为210 nm,通过对比全球范围的观测结果可以体现出BC一次源的区域性差异.本研究对深入认识长三角地区大气BC污染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Mn/(Mn+Ce)原子比为0.4的MnO_x-CeO_2复合氧化物,使其分别在有和无脉冲介质阻挡放电条件下,多次催化氧化碳烟.采用XRD、BET、Raman和XPS对新制备未反应过的和各次反应后的MnO_x-CeO_2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在初次反应中,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对反应具有强化作用,使MnO_x-CeO_2具备更好的活性.在放电和无放电2种条件下,催化剂第2次反应的活性均较第1次有所降低,且放电条件下降幅更大,而在第3次反应时催化剂活性在两种条件下均保持稳定状态.以上现象原因为,初次反应,两种条件下高温使MnO_x-CeO_2中Mn-Ce-O固溶体发生相分离,部分Mn析出生成了Mn_3O_4;未引入放电时催化剂表面发生不可逆还原的Mn~(4+)量更少,且拥有更多Ce~(3+)并产生了本征氧空位及更多的表面氧;放电的引入,加剧了初次反应时MnO_x-CeO_2表面Mn~(4+)向Mn~(3+)和Mn~(2+)的转化,使其具备更高的活性,但也抑制了Mn~(4+)的恢复,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在随后的反应中,有无放电催化剂均保持了稳定.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对MnO_x-CeO_2反应的关键因素Mn~(4+)、本征氧空位和表面氧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初次反应时并不可逆,进而减弱了放电对反应的强化作用,该现象不可忽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5.
本文对林格曼烟气浓度监测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某段时间内连续观测前必须对鼓,引风机,降尘器及司炉工的操作技能,锅炉负荷等进行监督检查,并在t时间内将观测结果绘制成曲线,客观反排放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76.
以华中地区阳新县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光反射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农田土壤(水稻土、红壤、潮土)中黑碳、焦炭、烟炱含量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影响黑碳、焦炭和烟炱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黑碳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黑碳、焦炭和烟炱含量变幅较大,分别为0.17—3.18 g?kg~(~(-1)),0.03—2.37 g?kg~(-1)和0.09—1.50 g?kg~(-1),平均值分别为0.85 g?kg~(-1),0.45 g?kg~(-1)和0.40 g?kg~(-1)。不同类型土壤中黑碳、焦炭、烟炱含量的大小顺序是:水稻土红壤潮土。黑碳占有机碳的比例变化范围在1.45%—26.43%,平均值为6.7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黑碳含量与有机碳、焦炭和烟炱含量之间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焦炭/烟炱比值分析结果推测农田土壤中的黑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如工业燃煤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相似文献   
77.
饮食业油烟废气污染净化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烹制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饮食业的蓬勃发展带来饮食业油烟产生量在逐渐增多,对室内、外大气环境有重要影响.饮食业油烟气对大气环境影响日益加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被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饮食业油烟气污染形成、组成及危害,介绍了机械式净化技术、静电式、液体洗涤式、织物过滤式等油烟气净化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性能比较,并对今后的油烟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
用柠檬酸法制备了铈锆固溶体负载不同量LaCoO3的催化剂。用热重法测试了催化剂样品对碳烟的催化活性。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H2-TPR)、BET、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催化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铈锆固溶体表面形成了稳定的LaCoO3钙钛矿相结构;负载量为30%LaCoO3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起燃温度降到530℃;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催化剂还原峰强度以及催化剂表面氧物种OII的含量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9.
在现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的执行过程中,工况难以控制,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对不同餐饮业的主要烹饪方式(炸、煎、煮、炒)餐饮油烟的初始排放浓度进行实测的基础上,模拟出和以上4种烹饪方式相匹配的工况,分析各种类型餐饮业不同工况下的油烟排放规律,建立了一组能够由监测人员主动控制的油烟监测模拟工况。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某电厂空预器的设计特点,该空预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二次风压与炉膛压力周期性波动、进出口差压偏大的问题.对该空预器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表明:燃用煤种含硫量超标、吹灰蒸汽带水、冬天暖风器投用不及时以及蓄热元件布置紧密是造成空预器堵灰的关键问题.通过控制入炉煤含硫量、加强吹灰、提高综合冷端温度和蓄热元件改造等措施,保证了空预器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