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研究了中国近代的三列大震系列.在它们发生之前都出现过强震系列.在地震预报中,使用强震系列与大震系列及其公式:Ni'=Ni-k'/(1-b)k可以预报强震与大震.利用强震系列的相关性,预测大震系列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2.
强电离放电产生臭氧等离子体过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从强电场 (>30 0Td)放电过程中取得的平均能量大于 8.4eV ;促使氧分子分解、分解电离成高浓度的氧原子、氧原子离子 ,从而产生高浓度 (>2 0 0 g/Nm3 )臭氧 ,实现了用电离放电电场的物理量控制臭氧产生浓度、产生效率及臭氧分解速率 ,并实现臭氧产生装置小型化。极大地拓宽了臭氧在环境工程领域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3.
强膨胀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是西部地区矿井建设中普遍遇到的难题。为解决强膨胀软岩遇水泥化、崩解等给巷道掘进、支护等工程带来的困难,以强膨胀软岩巷道支护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调研,研究强膨胀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建立强膨胀软岩巷道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锚网喷架联合支护时巷道塑性区范围、表面位移和钢支架的受力特征。进行现场测试,获得了巷道围岩变形和锚杆受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钢支架与锚网喷构成联合支护体系可有效提高支护结构整体刚度,提升围岩的自稳能力和自承能力。  相似文献   
54.
泥石流拦挡坝主要以增加自身刚度来提高其拦挡能力,但对于巨石块的碰撞,坝体刚度越大,其受冲击力也越大,相应的坝体结构破坏也越大。创新性地将无粘结预应力筋设置在普通格栅坝中,利用ABAQUS软件对普通格栅坝和加无粘结预应力筋格栅坝在相同冲击条件下(以10m/s的冲击速度)坝体被撞后动能的变化、加速度响应值、位移值和Von-mises应力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无粘结预应力筋格栅坝比普通格栅坝能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冲击方向的加速度响应值更小,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55.
脱硫脱硝技术展望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论述了脱硫脱硝技术现状 ,通过分析比较得出 :湿法脱硫投资和运行成本高 ,产生的副产品无法进行再利用 ;电子束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投资和运行比湿法脱硫低20%~30%,但需要严格庞大的放射线防护设施 ,电子加速器昂贵 ,电子能量损失大。笔者提出强电离放电可以将烟气中的SO2 氧化 ,然后生成固体微粒 (NH4)2SO4,提高反应速率 ,简化流程 ,有望真正解决我国的SO2 和NOx。   相似文献   
56.
炼油厂碱渣废水络合萃取法脱酚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实验选用磷酸三丁酯(TBP)-煤油溶液为萃取剂络合萃取碱渣废水中的酚,研究了不同萃取剂浓度、pH值、温度及萃取比条件下体系的萃取性能;采取NaOH溶液对萃取剂进行反萃再生,研究了碱液浓度、温度及反萃取比对萃取剂再生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萃取与反萃取的最佳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TBP-煤油溶液可以有效脱除碱渣废水中的高浓度酚,是一种良好的工业萃取脱酚剂。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不同曝气量、初始藻密度、放置培养时间、pH值和温度条件下强电场电离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微囊藻灭活率随曝气量、初始藻密度、放置培养时间、pH值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曝气量为500 mL·min-1,初始藻密度为9×106mL-1,pH值为9.18,温度为317 K,放置培养时间为4 d,处理时间为10 min时,铜绿微囊藻的灭活率接近100.0%.  相似文献   
58.
中国中强地震与天气异常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6.0级以上中、强地震的时空分布状态入手,选择台湾附近(北纬20°─25°,东经120°─123°)的中、强地震作为样本,对地震前后的500hPa环流特征和500hPa波谱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地震发生时产生的热能能够激发大气波谱的活跃和增幅,从而引导了地震前后冷空气的南下,进而讨论了地震爆发往往伴随强风现象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59.
房师平  陈宏德  田群  姚青  韩芸 《环境科学》2005,26(5):12-12-16
以共浸渍法制得的氧化铝负载铈锆固溶体为载体,并浸渍贵金属Pd得到了Pd/CZ/Al2O3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老化前后都表现出良好的三效催化活性,新鲜样品Pd/CZ/Al2O3活性与Pd/CZ相当,老化后样品前者优于后者.结合XRD,BET,TPR等表征手段,讨论了Pd/CZ/Al2O3的催化活性特别是高温老化后活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其老化后仍具有较高活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保持了Pd与CZ/Al2O3复合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SMSI).  相似文献   
60.
辽宁省近地层风切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0,他引:3  
利用辽宁省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26座测风塔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10~70 m(100 m)的逐时梯度风观测数据,研究了辽宁省近地层风切变特征,结果表明:近地层风速随高度变化基本遵循幂指数规律;各塔年风切变指数为0.024 4~0.405 0,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受局地地形、地貌环境影响,个体差异较大;有11座测风塔年平均风切变指数大于B类风切变指数,26座测风塔空间平均年风切变指数为0.155 1,也略大于B类风切变指数;风切变指数呈现明显的白天小、夜间大的日变化特征,与气温的日变化呈反位相;春季风切变指数明显偏小;大气中性条件下的风切变指数与年平均风切变指数基本相当,稳定状态下风切变指数明显偏大,不稳定状态下最小;风切变指数具有随风速增大而减小的特点,大风条件下的平均风切变指数小于年平均风切变指数,多数测风塔风速≥15 m/s时风切变指数下降至0.1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