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篇 |
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7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4篇 |
综合类 | 60篇 |
基础理论 | 28篇 |
污染及防治 | 8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社会与环境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河嘴煤矿位于四川省达县南外镇,占地面积560亩,煤炭资源储量2 231.8万t,年设计生产能力30万t,现年产24万t.所属煤种为1/3配焦煤,是西南地区少有的优质工业用煤.为了使党群共建安全工作,小河嘴煤矿党委推行了党员包保制度,在党员和职工之间建立起安全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对废弃线路板中的铜进行了细菌浸出、只有硫酸亚铁环境下的浸出及酸浸出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对比浸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浸出比只有硫酸亚铁存在的浸出和酸浸要快得多。研究了在线路板粉末浓度12、24、40、60和120 g/L下浸出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考察范围内,浸出速度随着加入的废弃线路板粉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线路板粉末的浓度>60 g/L时,浸出速度维持在较低水平,选取24 g/L作为浸出的线路板粉末的浓度。分别在细菌培养0、24、48和72 h时加入线路板粉末24 g/L进行浸出实验,结果表明,细菌培养时间长,使得浸出过程进行得也更快。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酶传感器、酶联免疫传感器、液相色谱、荧光光谱和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等方法在环境水西维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对各种分析方法的工作原理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尺度,对清镇市王家寨退耕还林(草)示范区内的9个表层岩溶泉进行了一个水文年的系统监测,并借助SPSS统计软件开展了泉点的聚类分析研究,旨在从常规水化学角度为流域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从结果来看,虽然所有泉点的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型,但是根据K+、Na+、Ca2+、Mg2+、F-、Cl-、NO3-、HCO3-、SO42-等指标的具体差异,还是可以将9个泉点分为3组:(1)位于流域上游分水岭处的S8、S9泉点,由于远离居民集聚区,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弱,泉水中EC和各主要离子的质量浓度均很低,[Ca2+]*与[HCO3-]的关系说明泉水流经地区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白云岩;(2)位于流域中部的S2、S3、S4、S5、S6和S7泉点,靠近居民点,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强,泉水中EC和各主要离子的质量浓度也相应增大,[Ca2+]*与[HCO3-]具有与第一组泉水完全不同的特征,表明此组泉水流经地区的岩石类型为白云质灰岩;(3)位于流域下游的S1泉点,处于村寨下游,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泉水中EC和各主要离子的质量浓度也很高,[Ca2+]*与[HCO3-]的关系与第二组泉点相似,但是[SO42-]和[F-]远高于前2组泉点,这可能是由于在泉水的运移路径上有富含石膏和氟的岩石存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贵州10个径流站覆盖近50年的实测月径流资料(1956~2000)及19个气象站同期实测资料为基础,结合Mann-Kendall趋势分析和流量历时曲线FDCs等方法,分析了时间变异点(1986年)前后贵州8大主要流域的径流过程的年度和季节变化、洪枯水变化规律及其演变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从时间规律上看,贵州主要江河近50年间径流变化大部分测站呈现小幅增加趋势,个别下游水文站径流呈明显增加趋势;(2)1987~2000年期间贵州的汛期径流和1956~1986年期间相比更加集中了;(3)贵州大多数水文站月径流洪水指标(Q5)在1986年后有不同幅度增加,而枯水指标(Q95)1986年后涨跌互现。与之对应的洪水指数(Q5/Q50)及枯水指数(Q95/Q50)也存在类似规律;(4)从空间规律上看,贵州西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径流减少,其它地方(主要集中在乌江上游)增加。贵州1986年前后近50年时期内的降水及蒸发的空间规律与其径流变化空间规律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贵州过去近50年来的径流过程变化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保证并促进贵州地区区域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和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7.
8.
基于镇江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结合镇江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地理分布,列出我市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和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2019年期间,镇江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特征,探讨了空气污染的因素,提出了几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可行性措施,为改善镇江市及周边城市空气环境和环保工作者监测工作提供可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机械脱水后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污泥电渗脱水的可行性及微氧化对其的影响。试验表明,电渗脱水过程前30min内污泥含水率下降迅速,之后基本保持稳定。经Matlab拟合发现,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高斯函数(二维)高度吻合(R~2>0.99)。经微氧化处理后,污泥的带电性能和脱水性能得到改变,污泥电渗脱水效果得到改善,且微氧化时间越长脱水效果越好,但改善幅度减小。此外,污泥电渗脱水过程的耗电量和阳极腐蚀量均明显减小,当微氧化时间为2 d时,脱水后所得泥饼的含水率为48.3%,耗电量和腐蚀量分别为84.3 kW·h/t和10.0 kg/t。但微氧化超过3 d时会造成污泥颗粒表面干硬化,不利于能耗的降低,耗电量和腐蚀量略有回升。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