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14篇 |
综合类 | 74篇 |
基础理论 | 11篇 |
污染及防治 | 26篇 |
评价与监测 | 11篇 |
社会与环境 | 6篇 |
灾害及防治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盐废水是目前水处理领域的难点,作为一种新型的除盐技术,电吸附技术具有众多优点.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碳基复合材料,石墨-活性炭纤维复合电极,并考察了其应用于电吸附的影响因素和除盐效果.在电压为1.6 V,停留时间为60min,极板间距为1 cm时电吸附装置的除盐效果最优.用其分别对精制棉黑液和叶绿素铜钠废水进行了处理.电极对数为8对时对经酸析处理后的精制棉黑液的电导率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8.8%和75.6%;电极对数为6~8时对叶绿素铜钠生产废水的电导率的去除率能超过50.0%,COD的去除率约为13.5%. 相似文献
2.
以牛粪为发酵原料,在中温(35±2)℃的条件下,采用自行设计的两相厌氧发酵中试装置,在水力停留时间确定的前提下,酸化原料分别以每天、间隔1 d和间隔2 d 3种不同进出料频率加入产甲烷罐,观察挥发性固体(VS)产气率和甲烷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保持产酸相与产甲烷相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3 d和17 d,每天进出料产气效果最佳,原料VS产气率和甲烷含量最大值分别为0.29 m3/(kg·VS)和58.36%。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为了探究我国湖泊重金属污染状况,本文搜集2008-2015年最新发表的关于我国湖泊重金属文献报道。选取我国8大湖泊重金属作为评估对象,分析各种重金属含量分布及来源,综合评估其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博斯腾湖和青海湖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最低,滇池污染程度最高。各湖泊重金属主要自于业和农业的混合污染。各湖泊中,滇池、鄱阳湖、洞庭湖重金属的地累积指数均较高。各重金属中,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高,博斯腾湖、青海湖、巢湖、洪泽湖、太湖属于轻度污染、而滇池、洞庭湖、鄱阳湖属于较强污染。 相似文献
9.
10.
以地下水水质检测数据为基础,从污染源分布及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对定靖油气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本文检测了卤代烃15项、氯代苯5项、单环芳烃5项、有机氯农药11项和多环芳烃1项,结果发现该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具有检出种类少,检出率高,浓度低,超标率低的特点.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10种,分别为甲苯、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1,2-二氯苯、1,2,4-三氯苯和苯并(a)芘,检出的9项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三类水限值.潜水的检出项比承压水的检出项多,检出率普遍比承压水的检出率高.不同地貌类型的有机污染物检出率为黄土区(28.87%)平原区(27.76%) 沙漠滩地区(11.11%) 河谷区(3.33%).最后,从工业污染源、有机物理化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有机污染分布特征的成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