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盐废水是目前水处理领域的难点,作为一种新型的除盐技术,电吸附技术具有众多优点.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碳基复合材料,石墨-活性炭纤维复合电极,并考察了其应用于电吸附的影响因素和除盐效果.在电压为1.6 V,停留时间为60min,极板间距为1 cm时电吸附装置的除盐效果最优.用其分别对精制棉黑液和叶绿素铜钠废水进行了处理.电极对数为8对时对经酸析处理后的精制棉黑液的电导率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8.8%和75.6%;电极对数为6~8时对叶绿素铜钠生产废水的电导率的去除率能超过50.0%,COD的去除率约为13.5%.  相似文献   
2.
进出料频率对牛粪两相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牛粪为发酵原料,在中温(35±2)℃的条件下,采用自行设计的两相厌氧发酵中试装置,在水力停留时间确定的前提下,酸化原料分别以每天、间隔1 d和间隔2 d 3种不同进出料频率加入产甲烷罐,观察挥发性固体(VS)产气率和甲烷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保持产酸相与产甲烷相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3 d和17 d,每天进出料产气效果最佳,原料VS产气率和甲烷含量最大值分别为0.29 m3/(kg·VS)和58.36%。  相似文献   
3.
氢氧化镁混凝过程絮体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浊度高岭土水样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光散射法对氢氧化镁混凝剂絮体开始形成时间和氯化镁最小投加量进行测定,探讨了氯化镁投加量对沉后出水浊度和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氢氧化镁混凝剂絮体开始形成时间随着氯化镁投加量的增大而缩短;pH增大及浊度增大时,絮体开始形成时间总体缩短,pH=11.5、氯化镁投加量为25...  相似文献   
4.
在pH为3和5的条件下,研究了芬顿氧化钙体系联合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对污泥破解效果及脱水性能的影响,以期减少CaO的用量并同时提高芬顿反应的适用pH.以脱水泥饼含水率(WC)、毛细吸水时间(CST)、过滤时间(TTF)、污泥沉降比(SV)和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PN)与多糖(PS)的含量作为评...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厌氧发酵装置的效率,人们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措施,其中应用填料或载体使生物菌能够延长驻留期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开展载体筛选及其结构设计在厌氧发酵装置中的试验,有助于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以及将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静态载体筛选试验选择了玻璃纤维作为载体、PVC塑料管作为载体骨架制成的装置在动态序批式厌氧发酵装置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此载体骨架结构对于牛粪动态厌氧发酵具有明显的提高产气效率、改变产气质量和促进有机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2年3月至9月由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任组长单位,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出的“催化消解密封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以及广东环境保护仪器设备厂提供的XJ-1型消解装置进行全国验证工作.三月份在广东韶关市举办了“催化消解密封法测定COD装置和分析方法学习班”,对全国十个单位的学员进行了认真的培训,并分发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制的COD标准水样.  相似文献   
7.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评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分成空气污染型和水体污染型两大类,并考虑危险源自身特性和周围环境状况两个主要因素对两类危险源分别提出了评级模式,依据危险指数大小将危险源分为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利用试点调研的63家企业的183个危险源数据,对危险源评级模式进行了参数选定和验证,证明所建议的方法和模式是可行的,可供危险源调研和建立数据库等实际工作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我国湖泊重金属污染状况,本文搜集2008-2015年最新发表的关于我国湖泊重金属文献报道。选取我国8大湖泊重金属作为评估对象,分析各种重金属含量分布及来源,综合评估其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博斯腾湖和青海湖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最低,滇池污染程度最高。各湖泊重金属主要自于业和农业的混合污染。各湖泊中,滇池、鄱阳湖、洞庭湖重金属的地累积指数均较高。各重金属中,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高,博斯腾湖、青海湖、巢湖、洪泽湖、太湖属于轻度污染、而滇池、洞庭湖、鄱阳湖属于较强污染。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URG-9000型离子色谱仪在运行中常见的问题,URG监测的离子数据部分或全部缺失、数据异常、偏低等情况。并对这些常见问题的出现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通过做校准曲线,考虑背景电导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了提高仪器的运行稳定性保证数据的可靠、准确性,提出了仪器日常维护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以地下水水质检测数据为基础,从污染源分布及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对定靖油气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本文检测了卤代烃15项、氯代苯5项、单环芳烃5项、有机氯农药11项和多环芳烃1项,结果发现该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具有检出种类少,检出率高,浓度低,超标率低的特点.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10种,分别为甲苯、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1,2-二氯苯、1,2,4-三氯苯和苯并(a)芘,检出的9项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三类水限值.潜水的检出项比承压水的检出项多,检出率普遍比承压水的检出率高.不同地貌类型的有机污染物检出率为黄土区(28.87%)平原区(27.76%) 沙漠滩地区(11.11%) 河谷区(3.33%).最后,从工业污染源、有机物理化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有机污染分布特征的成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