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7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5篇 |
废物处理 | 8篇 |
环保管理 | 145篇 |
综合类 | 296篇 |
基础理论 | 88篇 |
污染及防治 | 31篇 |
评价与监测 | 15篇 |
社会与环境 | 71篇 |
灾害及防治 | 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床过滤机理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床过滤既有过滤功能,又具生物处理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深床过滤的最新研究动向,深床过滤过程的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国内外利用深床过滤技术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城市生活污水及污水深度处理的实验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2.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i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eoffs between marketed products, such as timber, and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such as biodiversity.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n integrated economic-ecological spatial optimization model that we then apply to evaluate alternate forest policies on a 560,000 km2 study region of managed boreal forest in Alberta and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The integrated model incorporates dynamic forest sector harvesting, current levels of oil and gas sector development, coarse-filter or habitat-based old forest indicators, a set of empirical forest bird abundance models, and statistical models of the natural and current fire regimes. Using our integrated model, economic tradeoff curves, or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s, are developed to illustrate the cost of achieving coarse-filter targets by a set time (50 years) within a 100-year time horizon. We found levels of ecological indicators and economic returns from the timber industry could both be increased if spatial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he current policy environment were relaxed; other factors being equal, this implies current policy should be revised. We explore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s relationship to the range of natural variation of old forest habitat, and show how this range can be used to guide choices of preferred locations along the frontier. We also show that coarse-filter constraints on the abundance of certain habitat elements are sufficient to satisfy some fine-filter objectives, expressed as the predicted abundances of various species of songbirds. 相似文献
3.
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微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对根系分泌物数量、种类的研究是植物营养、化感作用、环境修复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目前,根系分泌物研究中应用的收集方法主要有溶液培收集、土培收集、基质培收集和连续性根系分泌物收集系统等;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树脂法、衍生化与萃取法、层析法和分子膜与超速离心法;检测方法有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文章结合实例综合论述了这些根系分泌物收集、分离纯化以及测定的方法,为研究者找到合适的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夏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1):22-26
本文讨论了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并对新时期环境经济学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展望。在新的时期,环境经济学应更加注重以环境问题表现的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均衡的实证分析,并对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变革和微观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城市巨系统面临更多不确定性风险与未知扰动,要求安全防灾规划从目标对象、战略定位、技术手段与规划理念等方面做出适应调整,通过韧性城市建设引领区域安全稳定发展。对韧性城市的概念起源、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结合我国“多规合一”后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对空间治理背景下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层级类型、流程形式与公共治理进行认识与思考;并从深化韧性城市的理论构建与机理研究、转变规划编制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流程、完善韧性实践中的规划传导和尺度治理、关注韧性建设中的基层治理和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韧性规划的实践路径展望,力求有序推进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现代化治理建设。 相似文献
6.
基于鄱阳湖流域在江西省内部分对应的79县市气象站1960~2006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研究五大流域的年降水量、降水日数、暴雨日数等3要素的变化趋势,并用Mann法进行了变化趋势的显著性检验,用距平与均方差之比达到15和20作为气候异常检验指标,对各流域的各时间序列进行了异常检验,采用了Mann Kendall法对各时间序列进行突变检测。结果表明:(1)各流域的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降水量与年暴雨日数密切相关;饶河流域强降水事件较多,降水强度大,赣江中游流域降水时间分布相对较均匀,强降水事件较少;(2)各流域年降水量、暴雨日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暴雨日数异常偏多的概率最大;(3)年降水日数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界,之前呈波动上升趋势,之后呈波动下降趋势,2002年至今各流域降雨日数明显偏少;(4)各流域的年降水量、降水日数、暴雨日数均未出现趋势性的突变;(5)近50年来鄱阳湖流域降水时间分布不均的情况加剧,旱涝灾害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在述评国内外地域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在“生态”框架下进行综合地域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①生态区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尺度下的生态区都是由不同的生态系统组成。因此生态区的同质性是相对的,导致区划单元界线划定存在分歧。②受基础数据资料精度的限制.指标选取较多考虑是否能够满足数理统计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学上的意义和作用。③人类活动在生态区中既受到自然因子的制约.也对自然因子产生偏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自然、人文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生态区包含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的信息。文中指出掌握自然-人文因子相互作用机制实现自然-人文因子的拟合是综合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运用自然-人文因子空间化技术进行多源数据的融合是划分综合地域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同时对将自然-人文空间化技术手段应用于综合地域系统划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云南临沧盆地土壤天然放射性测定及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沧盆地受其基底花岗岩的影响,环境中存在天然放射性水平异常。本文测得其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26Ra、238U、232Th和40K的比活度分别为53.4(38.7-62.8)、161.2(127.3-211.7)、120.9(106.5-140.6)和632.2(521.7-707.5)Bq/kg,明显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值。花岗岩天然放射性水平较高,与土壤放射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为土壤伴生放射性提供了较好的来源。采用测得的土壤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计算了距地面1m高处空气中γ辐射吸收剂量率和年有效剂量率,并对γ辐射外照射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虽然该区的空气吸收剂量率较高,但是年有效剂量率在容许范围之内。因此该区属于外照射水平的安全区域,人居环境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为借鉴国外相关领域最新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国外资源型城市研究中引用率较高的文献作为主要参考,结合一些新近发表的相关论著,对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国外资源型城市研究经历了理论奠基与初步发展、理论规范性研究、转型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四个阶段,各阶段在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研究重点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进而开展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研究的对比分析,发现它们在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和范畴、城市特征、企业与城市关系,以及研究领域和研究传统、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联系与差异.最后提出应从完善研究内容、改进研究方法等方面出发,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资源型城市特征的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Chen Xuebin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2011,9(2)
During the 11^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China improved its policy system for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ed and completed the policies intended for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reupo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ook on a series of positive changes such as the enhancement of coordination. During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China will fully implement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policy measures for development in its four major regions, strengthen differentiated guidance to different regions in line with the planning for major function-oriented zones, and acceler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basic systems that facilitate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