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21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94篇
综合类   16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工程的特点和环境监理的现状;结合填埋场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实践,分析并总结了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要点,即制订切实的监理方案,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做好巡视、旁站监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的监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烟尘、烟气监测全程序质量监督体系,确定了监督检查工作需要控制的环节,并细化了各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以层次分析法等关键技术为基础,通过赋予监测全过程各环节不同的指标权重,建立了统一化、标准化的综合评价模式。研究将评价体系分为2个层次,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9个,并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测评内容及计算方法。将该体系应用于6家监测机构的质量监督工作,证明其实用性和适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分析江苏省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1774家企业的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企业类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江苏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地域分布上苏南多于苏北;化工、建材行业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所占比例较高;危险化学品涉及除爆炸品外的6大类,达3 790种,以生产易燃液体的企业数目为最多;有31家企业生产10种以上危险化学品.笔者建议,通过评估摸清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实现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动态管理,建立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4.
环境监理运行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环境监理的基本职责 ,对捆绑式、专一式、切块式 3种不同的环境监理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切块式环境监理运行模式比较适合现阶段环境监理工作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环境监理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治理体系正在不断趋于完善,而有效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体系是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本文从污染源环境监管体制、政策制度、实施运行机制以及监管能力保障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污染源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主要改革举措和总体进展,分析了深化改革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和挑战。立足于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系统性、集成性,切实提高污染源环境监管的权威性、有效性和透明性,本文初步提出了污染源环境监管与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框架,并针对当前污染源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从运行机制模式、监管保障体系、守法引导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重大隐患监控GIS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系统地分析了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的地域监管体系以及隐患监控的新技术应用基础;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监管体系中的危险源和隐患监控,应该分为过程安全监控和安全目标监控两个层次.隐患监管功能的有效实现:隐患监控的技术载体则越来越依托信息网络的发展;重大隐患监管体系特别适合采用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角度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简称社会化机构)投入环境监测行业,且社会化机构的营收、数量、人均产值逐年上升,表明该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且规模效应显著,社会化机构做大做强更有利于其发展.目前,多数社会化机构属于小微企业,近3年的技术人员流动率高达50%,使得社会化机构需在人员要素上投入更多精力与成...  相似文献   
8.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自然资源产权管理和专业监管的分立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进一步促进简政放权,实现对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管理,克服监管盲点,提升综合保护绩效,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设立专门机构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规定了改革依据;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奠定了工作基础;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绿色GDP核算、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结合起来,促进改革的系统化和连贯化;建议在国家和省、市成立三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在部分区域和流域派驻机构。为保障改革的实施,需界定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范围及所有权、监管权的角色和权限;改革生态补偿、排污权有偿使用、资源有偿利用等制度;明晰流域与属地的权力(利)关系;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责和生态环保党政同责的关系;重构环境保护税、资源税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费的关系;规定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原则、体制、制度和责任;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清单、权利清单和管理信息平台;厘清各方权利边界和监管边界,建立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完成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农业废水面源污染现状来看,畜禽养殖业排污在农业源中占绝对优势,且全国仍有90%以上的分散养殖畜禽未得到综合整治,整治力度亟需进一步加强;农业废气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秸秆焚烧,已成为重污染天气的帮凶之一,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所提升但仍存在秸秆焚烧现象。\"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生态环境部的新职能,新职能带来新挑战:由于农业源具有分布分散、受地域等因素影响较大、治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等特点,以工业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环境管理体系\"难以作为\";另一方面,基层监管工作缺少数据、缺少人员,现有基层环保队伍承接新职能的能力明显不足。为此,提出应对建议:一是建立适应农业面源特点的环境管理体系,二是采取多种手段强化农业面源的环境监管,三是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农业面源治理力度,通过规范农业生产的清洁化水平,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和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分析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的现状,指出重大危险源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的子系统,即:重大危险源的普查与辨识系统、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系统、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系统、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并对其子系统的概念、构成和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的思路、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