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9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14篇 |
综合类 | 82篇 |
基础理论 | 21篇 |
污染及防治 | 21篇 |
评价与监测 | 3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8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以白浆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玉米(Zea mays L.)的拔节期、抽雄期和乳熟期采集根际土,并采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分析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碳源代谢特征变化,为白浆土的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随生长时期推进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抽雄期细菌群落的AWCD值分别比拔节期和乳熟期高26.44%和53.37%(P0.05),但真菌群落的AWCD值无显著变化(P0.05)。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与AWCD值一致,仅抽雄期细菌群落的McIntosh指数与拔节期和乳熟期差异显著(P0.05)。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对利用率最高的碳源是糖类和氨基酸类,而真菌群落相对利用率最高的碳源为羧酸类和糖类。生长时期没有显著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对同一碳源的相对利用率;但抽雄期真菌群落对胺类和其他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显著高于拔节期和乳熟期(P0.05),对羧酸类的相对利用率显著低于拔节期(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拔节和乳熟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代谢特征相似,而与抽雄期明显不同,真菌群落的分析结果与细菌相同。 相似文献
3.
新烟碱类(neonicotinoids)农药自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以来,便发展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杀虫剂。近年来,该类化合物在环境中被不断检出,并通过饮用水和食物等方式进入食物链,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文章综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在空气、土壤、水相、生物体和人体中的暴露浓度,以及这类农药在环境中的转化行为。目前针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环境暴露研究仍十分有限,需要更全面调查其在多环境介质中的暴露状况以综合评价其生态风险。关于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毒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毒性试验,而对于其他形式的毒性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最后对新烟碱农药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低浓度VOCs废气治理技术的对比分析,确定了采用“洗涤-吸附-催化氧化”工艺治理某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场氧化沟低浓度VOCs废气。在废气洗涤操作液气比2~6 L/m3、微正压常温操作,常温吸附、80~120℃吸附再生,催化氧化反应空速5 000~20 000/h、入口温度350~400℃的操作条件下,吸附罐排放尾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低于10 mg/m3、臭气浓度降低至20;催化氧化净化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低于15 mg/m3,苯、甲苯及二甲苯均低于检出限,满足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6.
7.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改变以"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解决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等问题,文章从我国产业及内部结构、产业的碳排放量和产业节能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9.
10.
传统环保宣教影视作品内容过于空泛,难以引起人们共鸣,近年来环境问题逐渐严重,带来一系列自然灾害,为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影视作品能够起到传播观念和导向舆论的作用,将生态环保意识引入影视作品可以引发人们的思考。对环保宣教影视作品中生态环保意识进行分析,探讨了生态环保意识的建立过程以及融入过程,通过实验研究了环保宣教影视作品中引入生态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起到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引入生态环保意识的环保宣教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向社会大众宣传环保好处,更好地促进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