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2篇 |
免费 | 411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48篇 |
废物处理 | 23篇 |
环保管理 | 96篇 |
综合类 | 954篇 |
基础理论 | 197篇 |
污染及防治 | 129篇 |
评价与监测 | 86篇 |
社会与环境 | 66篇 |
灾害及防治 | 1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98篇 |
2010年 | 101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丽娜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6,8(3):6-10
以厦门市宾馆、餐饮业的监测数据为基准,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分层抽样法确定废水排放系数。提出用废水排放系数数征收该行业的排污费。 相似文献
2.
徐玉英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1,3(4):21-24
在食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过程中,形成了企业排放口废水污染物浓度的两套监测数据,如何科学地使用这些监测数据来核定企业排污总量?本文介绍了以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以两套监测数据的置信度为依据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Saltzman实验系数的测定(改进的saltzman法)王玉平,陈涛(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110015)王娟,杜萍萍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ricss-Saltzman法)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或氮氧化物浓度的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4.
南方水稻镉(Cd)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以中稻丰两优1号为材料,采用大田小区实验,研究了根区施加钙镁磷肥(P1:1 800 kg·hm-2、P2:3 000 kg·hm-2)、叶面喷施硅/硒(LS:2.0 mmol·L-1 Na2SiO3、LX:25 μmol·L-1 Na2SeO3、LSX:1.0 mmol·L-1 Na2SiO3+12.5 μmol·L-1 Na2SeO3)以及根区与叶面联合处理(P1LS、P1LX、P1LSX、P2LS、P2LX、P2LSX)下水稻对Cd的吸收。结果表明:1)根施钙镁磷肥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p1、P2较对照分别降低16.1%和29.5%;单独的根施钙镁磷肥或叶喷硅/硒处理后,稻米Cd含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p1 40.8%、P2 57.2%、LS 42.3%、LX 35.0%、LSX 39.2%;根施钙镁磷肥与叶喷硅/硒联合调控对降低稻米Cd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p值显著性),其中P1LS、P1LX和P1LSX较单独的P1分别降低了61.2%、59.5%和68.2%,P2LS、P2LX和P2LSX较单独的P2分别降低了75.0%、54.2%和75.7%。2)Cd从秸秆向籽粒转运系数(SS)大于从根向秸秆转运系数(RS),根区与叶面联合处理明显降低RS和SS,并有显著的协同效应(p1与Si/Se联合,RS和SS平均降低了7.4%和22.0%,P2与Si/Se联合,RS和SS平均降低了16.0%和19.6%。3)从食品安全来说,单独的根施钙镁磷肥或叶喷硅/硒,大米Cd含量多数超标(国标0.2 mg·kg-1),而根区与叶面联合处理几乎都能实现Cd含量不超标,其中降幅最大的为P2LS 和P2LSX,稻米Cd含量不到0.09 mg·kg-1。因此,根施钙镁磷肥与叶喷硅/硒联合处理可显著降低水稻Cd吸收、保障稻米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西安地区文物古迹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不仅注意到分级界限的模糊性,而且信息利用率和精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利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方法简便,结论更能反映实际的大气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6.
7.
以黄河三角洲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分析区域地表污染物流失风险与入海通量的关系,构建了海岸带农业总氮(TN)和总磷(TP)面源污染排海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包含水田、水浇地和旱地等耕地类的TN和TP面源污染排海系数,验证表明输出系数估算结果较好.研究区耕地的TN和TP排海系数分别为18.33 kg·(hm2·a)-1和1.02 kg·(hm2·a)-1,在夏季面源污染负荷较高.子流域尺度较大的耕地类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主要位于支脉河、广利河和小岛河管控区域.TN和TP总负荷较大的行政区主要位于北部黄河口镇和永安镇;较大的单位面积负荷在西南部.因此,需要关注农业面源污染的时间效应,同时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从子流域和行政单元的角度制定综合性面源污染防控策略,陆海统筹治理海域污染. 相似文献
8.
用碳链准长度估算多环芳烃的分配系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极化效应指数理论计算出多环芳烃的分子极化指数和碳链准长度(N'),研究发现,碳链准长度N’与多环芳烃在正辛醇/水两相的分配系数logKow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它可表示为logKow=0.5441+0.3767N’n=32R=0.9804s=0.2214。用N’估算和预测多环芳烃的分配系数logKow与测定值和Leo碎片法估算值一致,并且准碳链长度N’可直接从分子结构计算得到,经验成分较少,也不需要引入其它结构校正因子。 相似文献
9.
降雨侵蚀力(R)反映了降水引起土壤水蚀的潜在能力,其时空分布规律定量研究是进行土壤侵蚀预报的基础.利用延河流域22个雨量站24a逐日降雨资料,分析了该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侵蚀性降雨量具有一致的年内年际变化趋势.降雨侵蚀力年内变化为单峰型,集中分布在5~9月,占全年R值的91.61%.降雨侵蚀力多年平均值为1580.58MJ.mm.(hm2.h.a)-1,最高值(1981年)为2417.70MJ.mm.(hm2.h.a)-1,最低值(1999年)仅585.29MJ.mm.(hm2.h.a)-1,年际间变化为中等变异,变异系数为0.32.烧房砭站多年平均R值最大,为2190.33MJ.mm.(hm2.h.a)-1,镰刀湾和杨山站多年平均R值最小,分别为1151.37MJ.mm.(hm2.h.a)-1和1146.87MJ.mm.(hm2.h.a)-1.R值与侵蚀性降雨量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北部雨量站R值年际变化呈现轻微的增加趋势,其它站点R值年际变化相对呈现出轻微的减少趋势,总体上延河流域降雨侵蚀力呈现下降趋势,趋势系数为-0.004.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