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太行山脉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太行山脉及其周边地区76个气象监测站点1954-2016年逐日降雨数据,建立了基于不同量级侵蚀性年降雨量模拟年降雨侵蚀力的简易模型,并采用气候倾向率、小波周期分析、重心模型、Co-Kriging插值、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以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太行山脉地区年降雨侵蚀力简易模型为y=0.182x11.095+5.463x20.982+9.401x31.017+15.258x4-26.753,且多年降雨侵蚀力呈小幅上升趋势,10年间上升了2.4 MJ·mm·hm-2·h-1·a-1,同时存在约20年的主周期和6年的小周期变化,并在1996年发生显著突变;中雨和大雨侵蚀力63年间均呈上升趋势,而暴雨和特大降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春秋两季主要受中雨和大雨侵蚀力的影响,而夏季则主要受特大降雨侵蚀力的影响。(2)太行山脉地区各量级降雨侵蚀力最大值主要分布于太行山脉东南部以及五台山地区,最小值主要分布于地区的东北部;运用重心模型发现各量级降雨侵蚀力重心在春夏季节整体向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进行迁移,而秋冬季节则向南部以及西南地区迁移,形成一个循环,且与冬夏季风的控制时间相符。(3)太行山脉地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与侵蚀性降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大雨和特大降雨侵蚀力分别与纬度、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主要与副热带高压移动、地形、海拔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云南不同量级降雨下的降雨侵蚀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云南省及5个子区域年降雨侵蚀力和各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云南120个站点近43a逐日降水资料,利用Ma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连续复小波变换分析等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大雨侵蚀力在年降雨侵蚀力中起主导作用;年内各月降雨侵蚀力滇西北基本以大雨侵蚀力为主,其余区域干季以中雨侵蚀力为主,雨季以大雨侵蚀力为主;各量级降雨侵蚀力表现出降雨量级越大,季节性越强,集中程度越高的特征;各区域中雨侵蚀力相对变化呈减少趋势,其余量级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以减居多;暴雨侵蚀力相对变化程度最强,大雨和中雨侵蚀力相对较缓;滇西北年降雨侵蚀力、大雨和中雨侵蚀力以9a左右时间尺度为主震荡周期,其余区域主震荡周期多为18~21a左右,暴雨侵蚀力主震荡周期在各区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5.
空空导弹新研元器件振动试验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空导弹新研元器件是空空导弹重要组成部分,振动试验是考核新研元器环境适应性的一项重要环境试验,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制定合理可行的新研元器件的振动试验条件。为了研究空空导弹新研元器件开展多个振动试验时是否存在过试验考核或者重复试验考核问题,对空空导弹新研元器件相关标准、规范及空空导弹要求的振动试验条件进行整理、归纳,对比分析了振动量级、振动时间,得出空空导弹新研元器件可以只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的振动试验条件考核其振动特性即可,可以不开展空空导弹要求的振动试验。 相似文献
6.
7.
干支流洪水遭遇加剧了江河的防洪形势,分析干支流洪水的遭遇情况,对于充分利用流域梯级水库的防洪库容,减少下游洪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洪水遭遇分析大多采用实测资料统计,Copula函数因其灵活有效性被陆续应用到其中.为合理制定川江联合防洪调度方式,减轻川江河段防洪压力,采用川江干流朱沱站、寸滩站和嘉陵江北碚站、乌江武隆站多年实测资料,通过混合Von Mises分布和p-Ⅲ型分布拟合年最大洪水发生时间和洪水量级,引入Archimedean Copula函数分别构建干流与支流、支流与支流间的联合分布,对川江干支流洪水遭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川江干支流千年一遇洪水发生遭遇的概率较低,川江干流与嘉陵江洪水发生遭遇的概率较高且量级较大,乌江与川江干流、嘉陵江发生遭遇的概率较低且量级较小. 相似文献
8.
9.
高俊超;牟浩文;林淡;蒲涛 《环境技术》2024,(2):154-161+167
振动试验的目的是在模拟产品实际边界条件的环境下考核其结构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产品,均要经过振动试验的考核验证后才能投入生产使用。一些产品的实际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这种环境涉及高频率、大量级振动,对于这种严苛的振动环境,只依赖于振动台能力来实现会存在局限性。为了实现高频率、大量级振动环境,利用振动夹具在固有频率区间内放大的特点,结合有限元分析进行前期的设计及仿真。最终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了实际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大量级振动试验及夹具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衡阳地质环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频繁,是湖南省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本文对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降水、人类活动强度等诸多因子量化处理,将衡阳划分出6个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高发带及4个塌陷地质灾害高发带;无论在年、月时间尺度上,地质灾害发生数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均不好,但与80 mm以上降水次数的相关度高(r=0.845),80 mm以上降水可作为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指标;1990年代以来,衡阳地质灾害数呈波动性增长,目前处于灾害高发后的趋缓期。一年中,7月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较大(34.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