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2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188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究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贵州青冈[Cyclobalanopsis argyrotricha (A.Camus) Chun et Y.T.Chang]-云贵鹅耳枥(Carpinus pubescens Burk)林、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林、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作为湖泊生态系统中最易受周边环境影响的生物类群,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是决定物质循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以青藏高原纳木措湖为研究对象,用微生物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法,探究纳木措春、夏、秋3个季节的水体可培养丝状真菌优势种的时空演变特征;测定了8种水环境因子,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时空异质性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水环境因子对丝状真菌种群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木措春季共分离、纯化出水体丝状真菌921株,归为20属62种;夏季1 412株,归为22属47种;秋季1 026株,归为13属47种;优势种包括普通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酒色青霉Penicillium vinaceum、冻土毛霉Mucor hiemalis、壳青霉Penicillium crustosum以及灰玫瑰青霉Penicillium griseoroseum等23种。生态位数据显示,优势种的空间、时间以及时空生态位宽度值的区间分别为0.017—0.942、0.333—0.979、0.006—0.314,生态位重叠值以高度重叠为主。经计算,夏季与秋季的优势种更替率最高(95%),春季与夏...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淡水湖泊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淡水湖具有高生态价值和高脆弱性并存的特点.以海拔5 080 m±10 m的打加芒错湖水为研究对象,测试及分析了湖水化学组分,探讨了其主要离子来源、控制因子和湖泊水化学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湖水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为HCO3-Ca型水;TDS为71.2~199.8 mg·L-1,矿化度低;受地表径流的稀释作用和富铝贫钙的地质背景约束湖区东南部水体的EC、Ca2+和HCO3-浓度均较低.湖水的Na+/(Na++Ca2+)为0.08~0.75,Cl-/(Cl-+HCO3-)为0.11~0.35,Ca/Na值为0.58,Mg/Ca值为0.12,HCO3/Na值为1.46,据Gibbs模型和元素化学计量分析表明,其化学组成主要受硅酸盐岩风化控制.湖区流域参与风化的矿物岩石包括斜长石(钙长石、钠长石)、钾长石、云母、石膏、盐岩等,但以斜长石风化为主,湖水的K/Na值平均为0.059,表明流域钾长石风化程度较低.湖水中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石膏等矿物饱和指数(SI)大于0,石盐的SI则小于0,揭示了青藏高原上淡水湖泊演变成咸水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3条进藏铁路的主要雪害,指出雪崩危险度评价对铁路选线和配置防护雪害设施有重要意义.青藏铁路的雪害主要是风吹雪,滇藏、川藏铁路的雪害主要是雪崩.雪崩的形成和发生的必要条件是一定深度的积雪和一定范围的坡度.笔者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积雪的临界厚度和山坡的临界安全角度.在分析影响雪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归一化方法来评价雪崩的发生危险度,并引用国外方法来计算雪崩达到某点的概率.最后,指出雪崩评价方法需要改进之处和铁路选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山西高原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毳  柴宝峰  王孟本 《生态环境》2005,14(5):719-722
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分析了山西高原9个油松种群在醇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135份材料共分离出23条带,其中3条为共有带,多态性高达86.95%。全部材料共出现53种带型,9个不同油松种群的带型有差异,同一种群不同个体的带型也有所不同,说明山西高原的油松在遗传上已产生一定程度分化,在醇溶蛋白水平上呈现出遗传多态性。从供试材料的带型计算出油松遗传分化系数为0.1547。即在种群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15.47%,种群内变异为84.53%,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但种群间的分化程度在松属树种中也属于较高水平。根据23个多态位点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山西高原9个油松种群聚为3个类群。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有553公里从冻土区经过,而高原冻土的融沉和冻胀,会造成路面的坑坑洼洼,给行车留下安全隐患。因此曾有“青藏线10年后会因冻土退化出现安全问题”的说法,对此,风火山观测站对外宣称,青藏铁路能够克  相似文献   
7.
我上高原     
高文瑞 《绿叶》2014,(1):103-111
去西藏,提前几天吃了红景天,预防高原反应。本来沾枕头就着,弄得迟迟不能入睡,在机场,与同行说起,大家笑了:氧气超量,证明身体好。  相似文献   
8.
王亚京 《环境教育》2007,(6):I0001-I0002
青藏铁路通过环保验收了!2007年6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向媒体通报了这一消息。青藏线的环保问题一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联合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等技术单位历时一年的调查和监测证明: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环保措施落实有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高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境内共有大小湖泊30余个。由于地理和地质条件不同,鱼类的区域化现象甚为突出,区系组成特殊,向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最早由 Regan报导了滇池、星云湖、洱海、抚仙湖等的鱼类,共24种;随后有 Chaudhuri 等先后发表了许多文章。同时有关单位组织了  相似文献   
10.
金鑫荣 《环境教育》2015,(Z1):52-54
<正>他,果洛周杰,一个13岁就在青海白玉达唐寺出家的僧人,本该是每日参研佛经、修习佛法,却爱上了摄影。从2009年起,他拿起手中的照相机,开始行走于青海的各大雪山与草原之间,拍下了一幅幅珍稀的动植物照片。随着拍摄的深入,他的镜头下不再只是美景与珍稀动物,还多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各种冲突。而同时,他的困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在不久前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多次表达了这样的困惑:人与自然,难道真的就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