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0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21篇 |
综合类 | 73篇 |
基础理论 | 9篇 |
污染及防治 | 20篇 |
评价与监测 | 7篇 |
社会与环境 | 7篇 |
灾害及防治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估--以湖南湘西贫困地区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固有的制约因素,特殊的内涵与目标,首次利用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模型,构建了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咨询与定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湘西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了实证评估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可持续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基于2001~2019年31省份的面板数据,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为抓手,通过构建连续双重差分及多重差分模型,识别土地赋能、设施赋技、资本赋利对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单项效应及耦合效应,探究影响机制和异质性.结果表明:(1)土地赋能、设施赋技、资金赋利显著提高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在考虑可能的内生性、剔除政策干扰因素后结果依然显著;(2)土地赋能、设施赋技、资金赋利的耦合效果显著优于单项效果,可提高158.5%的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3)土地赋能、设施赋技、资金赋利对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影响存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程度差异和地理位置差异;(4)土地赋能、设施赋技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但资金赋利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据此,应推动和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机制,焕发高标准农田活力,保障粮食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5.
6.
以鄂尔多斯盆地乔家洼CCS-EOR项目为例,通过工程活动指标分解及选项设计,形成涵盖油区特征、储盖层特征、工程设计、工程监管4大类20个指标的环境风险可能性判定指标体系,利用问卷调查和专家打分法,界定驱油工程环境风险可能性.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开展项目对空气、土壤和微生物、作物、动物及人群等环境风险受体的影响程度界定,基于界定结果,按照风险评估矩阵,对该工程CO2泄漏环境风险水平的评估结论为低风险,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应强化风险防范与监测. 相似文献
7.
8.
工人最简单的两个字,却代表着一种不平凡的职业,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是物质的创造者。没有“星”光的闪耀,也没有“家”的桂冠。腰里缠的是安全带,头上戴的是安全帽,铁锤、大锹是你的伙伴,手套、翻毛鞋是你的朋友。在你的手上没有打不通的坑道,没有填不平的沟壑,路桥作证;在你的手上,没有劈不开的山,没有掘不出的矿,粗茧作证。在你的心里没有驯服不了的大海,没有背不过悬崖的纤绳,容颜作证;在你心里,没有征服不了的自然。没有改造不了的世界,汗珠作证。脏苦累险算得了什么,青春生命的消耗换来发光的日子就是最大的满足。没有桂冠没有万贯也无须在意,“劳模”是最好的称谓。 相似文献
9.
盾构隧道施工会引起周围地层及地表变形并影响周围环境,为探索变形规律以进行预测,运用岩土数值软件FLAC3D建立三维模型,考虑天津地区软土特性,注浆体材料强度的时空变化特性及盾构施工中的各相关作用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标准模型进行分析,并与Loganathan公式计算及工程实测数据计算进行对比验证,然后就重要施工参数如超挖孔隙、注浆压力等的影响,不同土体本构关系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土体修正剑桥模型参数如超固结比、内摩擦角、压缩参数λ及回弹参数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时代,具有“邻避”效应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刚需”和重要支撑,环境“邻避”问题必将是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常态。本文选取南方某省作为典型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邻避”问题总体风险形势平稳可控,防控重点领域仍以传统领域为主,公众诉求反应和抗争表达方式由激烈转变为相对理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矛盾风险问题增多,风险传播快传导性强。本文系统总结出明确组织领导统筹机制、强化联动发挥协作效能、建设项目高标准实施、惠民措施灵活有效、社会力量聚合治理等地方实践经验。建议重点着力防范化解好传统领域风险,常态化推动机制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作用,以环境社会治理共享发展成果,提升环境“邻避”问题系统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