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8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3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44篇 |
综合类 | 294篇 |
基础理论 | 19篇 |
污染及防治 | 15篇 |
评价与监测 | 35篇 |
社会与环境 | 29篇 |
灾害及防治 | 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2):6-6
2007年3月20—2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持的“全国环境监测站站长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环境监测站站长、总站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环保局徐祖信局长致欢迎辞,国家环保总局吴晓青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2):52-52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下简称“中心”)始建于1983年,是从事环境监测的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单位,隶属于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业务上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指导,属全国环境监测一级站。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办事处 《环境教育》2008,(4):77-78
上海知音苑是新建的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位于苏州河畔,占地面积5万m^2,绿化面积2.3万m^2,绿化率46%近年来,上海知音苑小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小区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完整街坊、上海市文明小区、上海市园林小区和建设部颁发的“智能化小区”;2002年12月, 相似文献
4.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2,(9):30-30
上海市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大会9月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会上发布了《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5.
6.
CVM研究中支付意愿问卷“内容依赖性”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城市内河生态恢复CVM评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翼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6):170-176
为检验意愿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中争论的焦点问题——支付意愿的问卷"内容依赖性",本文以上海城市内河生态修复为评估对象,构建CVM的假想市场,设计评估顺序、评估对象尺度、嵌套物品等四重方案,通过720份问卷平行调查对同一评估对象在不同问卷中获得的支付意愿,并进行估计值比较和t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支付意愿的数值随评估尺度的增加并不显著增加;单独评估比作为嵌套物品评估具有更高的支付意愿值;在问卷中先被评估的物品居民给出的支付意愿较高;整体物品的支付意愿小于各部分的加总。研究结果验证了国外实证研究文献报道的"范围不敏感"、"嵌入效应"、"顺序效应"、"部分—整体效应"等现象的存在。对此现象的解释主要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因此,在将CVM研究结果应用于公共政策中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引起的偏差。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研究以上海市为实例,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分析了影响EKC路径的驱动因子。旨在为其它地区设计适当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以便尽早跨越EKC拐点。研究采用上海市1981-2005年期间的序列数据。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解析了全市烟尘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和全市SO2排放量等4项环境污染排放量指标的演变轨迹和阶段特征。结果表明:这4项环境指标同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呈现典型EKC特征,即倒U形。上海市在人均GDP5700元跨越了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COD排放量这2项指标的拐点。在人均GDP11300元跨越了S02排放量的拐点(人均GDP值均为1990年不变价),烟尘排放量的拐点更低。研究还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政策分析框架。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环保投资和环境管理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上海市EKC演变的驱动因子。结论建议:各地应因地制宜,积极寻求本地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决策和环境决策,争取尽早跨越EKC拐点,实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解耦。 相似文献
8.
对区域或城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输入分析。可以判断可持续发展所处的状态。进而为区域或城市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利用物质流的理论和方法.依据欧盟指导原则,分析了1990—2003年间上海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总需求和资源生产率等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巨大的物质总需求和直接物质消耗给上海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②1996年上海市的资源生产率是全国的1.22倍.但2000年日本的资源生产率是上海市的36倍;③影响上海市的物质总需求或者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和制度能力。在上述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在2020年之前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要注重于输入端的减物质化和加强循环绍济的技术支撑研究与开发以及制度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