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2篇 |
综合类 | 29篇 |
基础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8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儿童住宅室内环境污染现状,于20132014年,分别在上海、北京、大连、长沙和武汉,对812岁儿童家庭室内空气中甲醛、乙醛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城市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乙醛和TVOC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性(P0.01),冬春季,大连和北京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平均浓度高于上海、长沙和武汉.夏秋季住宅客厅和儿童卧室内空气中甲醛和乙醛浓度均高于冬春季(P0.01).在夏秋季,上海和大连儿童卧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率分别为15.8%和20%,上海住宅客厅和儿童卧室内空气中乙醛浓度超标率分别为5.3%和10.5%. 相似文献
2.
对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放电产生臭氧以及臭氧氧化乙醛模拟废水(乙醛水)的过程特性进行了研究。纯氧的介质阻挡等离子放电产生含有一定臭氧浓度的氧气流,含臭氧的氧气流通入模拟乙醛废水中对乙醛进行臭氧氧化。研究发现,乙醛可以被臭氧深度氧化成CO和CO2, CO2的选择性为66%~80%。乙醛去除反应是臭氧浓度的一级反应和乙醛浓度的一级反应。臭氧氧化乙醛的能量效率随能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还表明,如能循环使用未能和废水中的乙醛发生反应的臭氧有望降低臭氧处理废水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汪德生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4,(11):64-66
通过亚胺缩合的反应制备出阳离子荧光传感器(Cation Fluorescent Sensors,CFSs),并对其结构、光谱性能检测、荧光量子产率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荧光化学传感器产生的荧光光谱一直是高效的分析方法,因此合成了新的基于席夫碱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并研究了对各种金属离子的结合特性.在CH3CN溶液中测试了阳离子荧光传感器时不同阳离子的选择性响应,发现对Cu2+有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Cu2+的检测.该类阳离子荧光传感器是基于2,2-联噻吩-5-乙醛的荧光发射基团和邻氨基苯甲醚为识别基团的一类阳离子荧光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水中乙醛、丙烯醛和丙烯腈3种测定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研究了大体积直接进样填充柱气相色谱法、顶空-气相色谱法和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等3种测定水中乙醛、丙烯醛和丙烯腈的方法.结果表明,大体积直接进样法设备简单,但手动进样耗力费时,且灵敏度低,精密度差,直接水样分析易影响色谱柱和检测器的使用寿命;顶空法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相关性和精密度好,适合较高浓度水样的分析;吹扫捕集法操作简便,峰形好,检出限低,回收率高,适合低浓度水样的分析.顶空法和吹扫捕集法自动化程度高,均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5.
乙醛是一种活跃的有机物,在存储、罐装过程中会发生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快速的放热反应,若处理不当会造成爆炸、中毒、冻伤等重大恶性事故。2002年12月2日,扬子石化股份公司发生一起乙醛聚合反应,虽未引起火灾、爆炸事故,但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事后,我们从生产、贮存、装车等环节对乙醛聚合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根据分析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事故经过2002年12月2日16点11分,车号为苏BK5820、容积为22.7m3的乙醛专用槽车,在扬子石化股份公司化工厂醋酸车间乙醛装车平台开始装醛,16点50分,装车结束,共装乙醛15吨。在关闭… 相似文献
6.
7.
8.
王联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6,29(1):43-45
探索研究使用催化燃烧方法处理聚酯生产工艺废气的可行性,并在生产装置上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证明,使用催化燃烧法处理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后的废气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乙醛和丙烯醛的方法,并对吹扫捕集测试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吹扫温度和吹扫时间对吹扫捕集效率和方法检出限的影响。在50℃下,吹扫时间为20 min时,该方法乙醛和丙烯醛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 2 mg/L、0.000 6 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6.9%、2.9%~5.8%,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6%~108%、92.0%~105%。与GB3838-2002推荐使用的分析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基本上不消耗有机溶剂等特点,可满足地表水和废水中乙醛和丙烯醛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化纤工业对水域生态的长期效应, 首次在实验室研究了化纤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大型(Daphnia magna)生殖周期和繁殖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乙醛浓度低于6 mg/L 时, 对大型溞首次和第二次生殖周期无影响.7~10 mg/L时, 使首次生殖周期推迟1~2d, 使第二次生殖周期提前1~2d.对苯二甲酸浓度32 mg/L以下时, 对首次和第二次生殖周期基本无影响; 64~256 mg/L时, 使首次生殖周期均推迟1~2d, 第二次生殖周期均缩短1~2d.乙二醇浓度在1000 mg/L以下时, 对首次生殖周期无影响; 2000~4000 mg/L时, 推迟首次生殖周期1d; 浓度低于4000 mg/L时, 对第二次生殖周期无影响.乙醛浓度在5 mg/L以下时, 对首次和第二次繁殖数量无显著影响, 浓度在6~10 mg/L时, 显著降低其繁殖数量, 分别降低38.3%~74.1%和12.8%~65.3%.对苯二甲酸浓度低于32 mg/L时, 对首次繁殖数量无显著影响, 浓度在64 ~256 mg/L时, 降低首次繁殖数量62.9%~75.3%; 浓度低于16 mg/L时, 对第二次繁殖数量无显著影响, 浓度在32~256 mg/L时, 使第二次繁殖数量降低37.8%~78.1%.乙二醇浓度在500 mg/L以下时, 对首次和第二次繁殖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浓度在1000 ~4000 mg/L时, 显著降低首次和第二次繁殖数量, 分别降低32.3%~77.8%和42.2%~60.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