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3篇 |
综合类 | 62篇 |
基础理论 | 25篇 |
污染及防治 | 14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
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综合毒性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洋发光细菌费氏弧菌(Vibriofischeri)作为检测生物,采用冻干菌粉快速复苏技术,研究费氏弧菌在水质检测中的最佳测试温度和有效性测试条件,并对硫酸锌等多种毒物和几种实际水样进行发光抑制作用分析。研究表明,费氏弧菌冻干粉复苏菌液保存在2~5℃条件下能有效测试7d,最佳测试温度为15℃,最佳测试时间为15min。氯化汞、硫酸锌、硫酸镉等重金属和苯胺、多菌灵、甲醛等有机毒物对费氏弧菌均具有较强的光抑制作用,也即费氏弧菌对以上毒物较为敏感,并能够连续7d保持对同一浓度硫酸锌的敏感性较为一致。对几种实际水样的测试和分析表明,以费氏弧菌为指示生物的发光细菌法能够应用于水质环境安全的综合毒性在线监测预警中。 相似文献
3.
4.
苯磺酰基环烷烃甲酸酯结构对发光菌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一批具有大小不同碳环的的苯磺酰基环烷烃甲酸酯对发光菌的毒性数据,值得注意的是碳环大小的改变会影响化合物的毒性,碳环对毒性的影响按三元环〉四元环〉五元环〉六元环的顺序减小。 相似文献
5.
6.
发光细菌法监测废水综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运用发光细菌法对 2 6个污染源废水样的毒性进行测定。并以毒性较为稳定的 Hg Cl2 作参比毒物 ,使此法所测得的毒性定量化。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 ,对水样毒性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属 级低毒的 1 1个 , 级中毒 4个 , 级重毒1个 , 级高毒 3个 , 级剧毒 7个。另从辽阳化纤厂五个废水样可以看出距离污染源越近毒性越强。这一结果既与实际情况相符又与鱼的毒性试验结果一致 ,证明发光菌监测工业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发光细菌的在线毒性监测技术受到了细菌生物活性稳定性保持问题的制约,探索一种脱脂牛奶菌悬液冷藏复苏方法,以提高发光细菌活性的保持时间。比较了明亮发光杆菌新鲜菌液冷藏、冻干粉菌悬液冷藏和脱脂牛奶菌悬液冷藏对发光细菌生物活性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渗透压调节液对菌悬液急性毒性测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5%的脱脂牛奶可提高发光细菌生物活性的稳定性,菌悬液冷藏7d后复苏,相对发光率仍可达92%。2%NaCl和10%蔗糖为渗透压调节液时,冷藏至第7天的发光细菌脱脂牛奶菌悬液对重金属毒性测试的灵敏度,与新鲜菌液基本相同,但添加蔗糖降低了其对有机物的测试灵敏度。利用发光细菌脱脂牛奶冷藏菌悬液对Zn~(2+)进行连续7d的毒性测试,EC_(50)的变异系数小于15%,结果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发光细菌法评价工业废水的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发光细菌测定法估算了两城市污水对河道水体污染的分担率,评价了工厂排放废水的毒性,并据此确定了污染源监督管理中应优先治理的工厂(车间)废水。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工艺中发光细菌毒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保障再生水的生态安全是污水再生利用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采用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2个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工艺流程中生物毒性的变化,尤其是可能生成有毒副产物的氯消毒过程中的毒性变化.结果表明,二级生物处理能显著降低污水的发光细菌毒性,但氯消毒显著提高了污水的毒性,并且脱氯后污水的毒性仍保持较高的水平,对生态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同时,通过比较2种污水水质发现,DOC(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和UV254(254 nm处的紫外吸收值)较高的水样,消毒后的毒性较大,认为DOC和UV254可望作为预测污水消毒生态风险的水质指标,为污水消毒实践中确定安全合理的污水水质条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