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14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雪松 《交通环保》2000,21(1):38-41
国际海事组织目前正在对《MARPOL73/78公约》附则Ⅱ-控制散装液体有毒物质污染规则作重大修改,内容包手胡毒液体物质和化学品,这很可能对主管机关、船公司和化工界造成严重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在“一路象北”事件中,尽管中国政府和民众对野生亚洲象采取的各种积极保护措施值得世界称赞,但重新审视和科学规划野生动物栖息地应是当务之急,而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于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意义重大。公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立法,能够表达其对野生动物保护及与此相关的公共安全事务的愿望、意见和利益诉求;公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可降低行政部门监控违规行为及其影响的成本,并减轻起诉违规者的部分负担;在野生动物保护中引入公益诉讼制度,不仅契合公共利益保护的目标,还能通过确保公众有序开展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弥补现有野生动物保护机制的不足。目前,尽管《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在风险防范和生物安全保护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却未对“公众参与”原则与制度的构建给予足够重视。公众参与制度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运行环节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因此,法律应保障公众享有一定的野生动物保护参与权。在立法阶段,应明确法案起草、论证、审议全过程的公众参与,保障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渠道多元及进行立法前评估,以增强立法权威性;在执法阶段,完善野生动物保护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民举报权并完善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在司法阶段,明确规定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对社会组织提起的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提供法律依据和相关支持。  相似文献   
3.
2008年2月28日,在人们的期盼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水污染防治法》修订案,共计8章92条。较之现行的,总共只有62条的水污染防治法,修订案凸显了更多的刚性。其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修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对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原则和目标。制定了GB383-9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总体框架。新标准有基本项目31项,特定项目45项,对42面有机化学物质指标3项防止富养化指标和2项常规污染控制指标作了较详细地论述,对项目的分析方法亦作了增订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6.
《江苏劳动保护》2007,(2):55-56
《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已经2006年9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民防苑》2010,(3)
在经过三版的修订后,甲流诊疗方案第四版已经专家组修订完成,目前已上报卫生部待批。从去年甲流疫情开始,卫生部便组织专家制定诊疗方案,至今  相似文献   
8.
标准法规     
《环境》2007,(10):70-71
我国将修订《水污染防治法》 ;国家将对节能减捧投资项目开展环评审批工作;国家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文摘     
《民防苑》2014,(5)
正专家称"香蕉艾滋"为枯萎病不会传染人近期,网上热传的一条消息称,一种"香蕉艾滋病"已从东南亚大范围蔓延,全世界香蕉将面临灭顶之灾。于是有些消费者开始联想,担心吃了有病的香蕉会损害健康甚至也会得"艾滋病",一时谈蕉色变。4月15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明确表示,"香蕉艾滋病"是一种误传,这其实是一种真菌类的枯萎病,而目前市场销售的多是不易得此病的香牙蕉类型。  相似文献   
10.
魏宁 《安全》2010,31(4):42-44,48
2008年10月10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北京召开《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修订)审查会。会上,审查委员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后版本的审查。2009年10月15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