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1篇 |
免费 | 162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115篇 |
综合类 | 591篇 |
基础理论 | 36篇 |
污染及防治 | 33篇 |
评价与监测 | 279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101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6):F0004-F0004
为深入研讨我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与运行管理经验,加强各级监测站的自动监测技术交流,探讨未来我国空气自动监测技术发展趋势,提升空气自动监测的整体技术水平,《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理事会于2007年10月20日-21日在武汉召开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高级研讨会”,受邀单位基本为杂志理事会成员单位。辽宁、大连、沈阳、成都、青岛等省市级环境监测部门共45个单位90名专家技术人员参加了研讨,是历次研讨会参加单位最多,人数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2.
3.
4.
福建省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秩相关系数检验方法为基础,对1991-2000年10年间福建省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空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SO2、颗粒物的浓度逐年下降,NOx浓度略呈上升趋势,并从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西安环境空气中二噁英类物质的浓度变化特征,选择西安市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开展持续22周监测工作,并使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市采暖季和非采暖季二噁英浓度均低于国内其他城市;采暖季期间化石能源燃烧是二噁英毒性当量质量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17种二噁英同类物浓度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特征基本相同。在采暖季期间,二噁英主要存在于细颗粒物中;在非采暖季,低氯代二噁英及呋喃主要存在于气相中,高氯代二噁英及呋喃主要存在于颗粒物中。采暖季期间,可通过采用非化石能源燃烧和佩戴PM_(2.5)口罩减少二噁英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7.
以 2017—2020 年嘉兴市范围内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嘉兴市 PM2.5和 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嘉兴市 PM2.5和 PM10浓度逐年改善。从季节分布看,PM2.5和 PM10浓度均表现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冬季质量浓度分别为 48,77 μg/m3,夏季质量浓度分别为 22,35 μg/m3;在月尺度上,大体呈两头高、中间低的“U”形分布;在周尺度上,存在明显的“周末效应”,即污染物浓度休息日低于工作日。从空间分布看,PM2.5和 PM10的浓度分布呈“东低西高”的特点。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PM2.5的全局相关性不显著,PM10全局表现为较强正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嘉兴市区 PM2.5表现为高—低聚集,嘉善县PM10表现为高—低... 相似文献
8.
利用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部分社会经济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资料,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环境空气质量灰色预测模型.并利用预测模型对2000年前后环境空气质量指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按目前的发展趋势,“九五”期间,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呈恶化的趋势,并有部分指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若能采取必要的综合整治措施,则有望在2000年达到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9.
应用近两年三明市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所监测的环境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大量监测数据,分析总结三明市区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规律性,以及可吸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