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6篇 |
免费 | 441篇 |
国内免费 | 47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0篇 |
废物处理 | 16篇 |
环保管理 | 110篇 |
综合类 | 1462篇 |
基础理论 | 283篇 |
污染及防治 | 169篇 |
评价与监测 | 324篇 |
社会与环境 | 10篇 |
灾害及防治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119篇 |
2021年 | 138篇 |
2020年 | 154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122篇 |
2016年 | 114篇 |
2015年 | 153篇 |
2014年 | 192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85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颗粒物(PM2.5)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日益上升.文章数据来源于1971-2020年WOS和CNKI数据库中城市环境中细颗粒物相关研究主题的文献样本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通过区域分布特征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突现词探测、文献共被引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等,系统梳理了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2.
流行病学研究揭示PM2.5暴露与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先兆子痫,自发性流产,胎儿心血管、消化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以及出生缺陷具有相关性,但PM2.5对儿童发育影响的毒性机制尚不清楚。斑马鱼现已成为体内发育毒性研究的主要模式动物,综述了大气颗粒物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及机制相关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暴露可增加胚胎畸形率和死亡率,且效应强度与颗粒物来源和暴露方式有关;大气颗粒物还可造成胚胎骨骼、心脏、鱼鳔、肝、肠、肌肉等器官组织损伤;毒性机制主要包括改变胚胎全基因表达、microRNA表达及心脏AhR和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最终引起炎症和氧化应激过程,导致胚胎毒性和器官畸形,影响心血管、神经、运动等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3.
4.
5.
6.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养分归还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了福建三明27a生杉机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群落细根(d<2mm)的生产力、分布、和养分归还。结果表明,混交林细根生物量、N、P养分现存量分别为5.381thm^2、48.085kghm^-2和4.174kghm^-2,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7.4%、27.2%和20.0%,混交林林细根的年净生产力达4.124thm^-2a^-1,比纯林高出16.9%,混交林杉木和观光木细根均在表层土壤富集,而在较深层土壤再会得分布具镶嵌性;与混交林杉林相比,纯林杉木土吉表层细根量较少,最大分布层次下移,混交林中观光木细根的周转速率咪1.16,杉木为0.96和0.95;而林下植被层细根周转速率(1.46-1.52)均同于相应的乔木层,混交林细根的年死亡量、N和P养分年归还量分别达2.119thm^-2、18.559kghm^-21.565kgkhm^-2,分别是纯林的1.21倍、1.23倍和1.14 倍,其中林下植被细根占有较为重要位置,对细根分布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分析表明,细根的垂直分布与土壤全N的相关性最强(0.87-0.89)。 相似文献
7.
8.
9.
可吸入细颗粒物的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可吸收细颗粒物的危害,评价了若干种除尘器对它的捕集效果;提出了提高除尘器效率和控制可吸入细颗粒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冬季大气细粒子数浓度的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考虑到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值可能比质量浓度值更重要.通过对北京市交通道路边、生活区和远郊背景点大气细粒子数浓度的监测,对北京市大气细粒子数浓度的主要来源、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文章认为交通源是城市大气细粒子数浓度的主要来源.城市生活区的大气细粒子主要是污染源稀释后扩散而来.远郊区既可能存在气象污染物光化学成核生成的超细颗粒物,也存在外部运移而来的细粒子.与国外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市大气细粒子数浓度在道路边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生活区和背景点处于相当或偏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