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48篇 |
免费 | 3534篇 |
国内免费 | 21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00篇 |
废物处理 | 132篇 |
环保管理 | 599篇 |
综合类 | 6512篇 |
基础理论 | 2971篇 |
污染及防治 | 832篇 |
评价与监测 | 627篇 |
社会与环境 | 184篇 |
灾害及防治 | 4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0篇 |
2024年 | 334篇 |
2023年 | 499篇 |
2022年 | 538篇 |
2021年 | 641篇 |
2020年 | 568篇 |
2019年 | 492篇 |
2018年 | 364篇 |
2017年 | 397篇 |
2016年 | 515篇 |
2015年 | 503篇 |
2014年 | 737篇 |
2013年 | 513篇 |
2012年 | 525篇 |
2011年 | 539篇 |
2010年 | 462篇 |
2009年 | 515篇 |
2008年 | 521篇 |
2007年 | 425篇 |
2006年 | 349篇 |
2005年 | 290篇 |
2004年 | 242篇 |
2003年 | 242篇 |
2002年 | 212篇 |
2001年 | 171篇 |
2000年 | 174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138篇 |
1997年 | 114篇 |
1996年 | 140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107篇 |
1993年 | 106篇 |
1992年 | 85篇 |
1991年 | 91篇 |
1990年 | 94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和吸收系数描述了昆明西山土壤-植物系统中Fe,Mn,Ni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试植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对Ni元素均表现出相对的稀释和绥冲作用;对Mn元素,除了菊科夏田菊,山紫金子和牛旁外,均表现出相对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粉煤灰作为土壤改良剂,在准格尔煤田排土场中进行农作物的栽培试验。试验表明施加适量的粉煤灰种植农作物,能起到熟化土壤作用,达到增产的效果。利用粉煤灰复垦土壤,既节省了处理粉煤灰的费用,美化了环境,又为国家提供粮食,有着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崇明岛公路两侧蔬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了研究崇明岛公路两侧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陈海、北沿公路两侧蔬菜地土壤、蔬菜和路面灰尘样品,测定重金属Pb、Cd、Cu、Zn含量.结果表明,以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为评价标准,所有土壤样品Pb、Cd、Cu和Zn的超标率分别为10.1%、25.4%、6.5%和8.7%;以HJ 332-2006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蔬菜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限值(pH值6.5~7.5)为标准,Cd超标率在21.0%,仅有不到3%样品Pb含量超标,而没有样品Cu、Zn含量超标.以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重金属限量为标准,路侧蔬菜样品Pb含量超标率为43.2%,Cd为18.6%,Zn和Cu则小于5%.由此可见,崇明岛主要公路两侧土壤污染以Cd为主,而蔬菜污染则以Pb为主.在长期运营的前提下,低交通量公路两侧50 m范围内耕作层土壤和两侧作物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路面灰尘是路侧土壤和蔬菜的潜在污染源. 相似文献
8.
采用索氏提取、硅胶/氧化铝复合层析柱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长江三角洲农田土壤样品中7种合成麝香(莎利麝香、粉檀麝香、特拉斯、佳乐麝香、吐纳麝香、二甲苯麝香、酮麝香)的含量,对其污染水平和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检出的3种合成麝香(佳乐麝香、吐纳麝香、酮麝香)含量分别0.96—16.98 ng·g-1、-1和-1;土壤样品中合成麝香的加标回收率为88.8%—109.3%,精密度为5.8%—9.6%;仪器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3—0.33 ng·g-1、0.10—1.10 ng·g-1.长江三角洲农田土壤样品中普遍含有合成麝香,虽然其总浓度较低,但因其具有的生物富集性会在农产品中富集,故应做好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9.
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河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分析该区域的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明确其主要的影响因子贡献,对于指导荒漠化防治、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十分重要.该研究基于修正风蚀方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RWEQ)、一元线性回归斜率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GIS技术,分析了2000—2017年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功能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2000—2017年,黑河中下游年均防风固沙量为3.2×109 t,年均防风固沙功能约为2.44×104 t/km2;防风固沙量总体呈增强趋势,年均增加6.67×107 t,年均变化率为1.85%.②区域防风固沙功能呈现中游较强,向下游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防风固沙功能较高区约占研究区面积的31.54%,一般区占20.77%,较低区(北部荒漠区)占47.69%;甘肃省张掖市和嘉峪关市防风固沙功能呈增加趋势,回归方程系数(slope)为0~26.29%,占总面积的12.51%;额济纳旗东北部和甘肃省高台县中部防风固沙功能呈下降趋势,回归方程系数为-17.17%~0,占总面积的23.30%.③防风固沙功能主要影响因子中,风力因子最主要,贡献率为30.04%,其次为积雪覆盖、土壤湿度、植被覆盖,贡献率分别为24.57%、24.26%和21.13%.研究显示,防风固沙工程应综合考虑气候变化、植被覆盖、土壤特性及人类活动的复合影响,实行具有空间差异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硝酸-高氯酸-氢氟酸、硝酸-双氧水和王水3种酸消解体系,电热板和全自动石墨消解仪两种方式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原子吸收和ICP-MS两种测定方法对土壤和底泥国家标准样品以及实际样品中重金属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硝酸-高氯酸-氢氟酸体系可以使样品完全分解,王水浸提土壤和底泥样品的效率在60.6%—87.7%之间,是硝酸-双氧水浸提率的1.3倍.全自动石墨消解仪和电热板相比受热均匀、操作简单,原子吸收和ICP-MS均可对前处理后的土壤和底泥样品进行准确测定,不同实验室可根据硬件条件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