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32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566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3.
4.
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乌鲁木齐市水磨河4个监测断面水质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搪瓷厂泉为超标水体;七纺桥为Ⅴ类水体,达到农业灌溉用水要求;联丰桥断面、米泉桥断面为劣Ⅴ类水体,没有达到农业灌溉用水要求。生活源和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的排入对水体产生了严重影响,造成水体重污染。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河作为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水源地,在生态保护和城市供水中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研究乌鲁木齐河水化学特征及水环境质量,于2016年4—10月逐月对乌鲁木齐河6个采样断面进行地表水样采集,获取水样41个,对主要离子(K~+、Na~+、Ca~(2+)、Mg~(2+)、Cl~-、HCO_3~-、SO_4~(2-))浓度及pH、DO、TDS、CODMn、TN、TP、NH3-N进行监测分析,探讨了水化学组成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了乌鲁木齐河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显示,乌鲁木齐河水域年离子总量平均值为213.27 mg/L,属弱矿化度水,年离子总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沿主河道由南向北逐步增加的趋势。主要阴离子为HCO_3~-和SO_4~(2-),主要阳离子为Ca~(2+),水质类型为Ca~(2+)-HCO_3~--SO_4~(2-)型。2016年河水年内不同时期TDS平均浓度排序为:9月10月4月5月6月8月7月。对水化学离子含量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除Ca~(2+)、HCO_3~-外,其他离子含量在各月份间均存在显著差异。SO_4~(2-)浓度在年内变化最为明显,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对主要离子含量基于空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仅N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现阶段乌鲁木齐河的水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近年来庆澜河水质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 ,分析了河流受污染的原因 ,并提出了防治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加强有证电镀的管理 ;严打无证电镀和酸洗“作坊”;加强蓄电池厂、电解铝厂的管理及生活污水的处理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陈卫丰  汪芳  任志国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5):100-103,118
以2007年排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维桥河-洪泽湖水系的环境压力,找出了该水系区域内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并根据污染源的特征,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9.
清潩河是淮河流域沙颍河重要支流,贯穿许昌市区,承担流域内许昌、长葛市的防洪排涝、纳污及农灌功能.沉积物是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形态的分布特征,对于流域水污染控制和治理,维护水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选取干流及其支流共计30个点位,按照所属状态分为4个区域,对沉积物进行了采集,采用Tessier连续提...  相似文献   
10.
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城市河道的治理投入持续加大。通过对郑州市贾鲁河治理中的创新理念及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我国类似城市河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在贾鲁河治理中,创新“五河”设计理念,注重生态与景观融合设计,并把滨河景观作为历史文化展示的载体。同时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通过集成生态净化强化关键技术,开发水环境工程BIM管理系统、构建智慧水务管理平台,提高河道治理建设及运营效率,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转型升级。在施工过程中,坚持绿色施工、加强环境保护、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贾鲁河经过治理后带来了显著的防洪、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