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0篇 |
免费 | 246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5篇 |
废物处理 | 80篇 |
环保管理 | 66篇 |
综合类 | 582篇 |
基础理论 | 118篇 |
污染及防治 | 160篇 |
评价与监测 | 91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铬是环境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已确证,铬(Ⅵ)对人休、鱼类等都是有害的,并有一定程度的致癌作用.一般在电镀、冶炼、制革、颜料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含铬废水排放于河道,致使环境水体、河床底质甚至土壤等会受到污染.因此,研究一个灵敏、准确、简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用不同浓度含铬地下水灌溉,研究了芹菜对铬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用含铬地下水灌溉,可使芹菜中含铬量增加,灌溉水中铬的浓度在0-1mg/l之间时,与芹菜中铬含量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5.
在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Be(Ⅱ)与铬天青S(CAS)作用生成棕红色络合物。本文研究了用β修正光光度法分析水中痕量Be。通过对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5%,铍加标回收率为90.7%-107%,铍最低检测浓度5μg/L,该方法适合工业废水等各环境水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比例的飞灰和煤的均匀混合物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的Ω铬红 ME(一种普通的铬染料)进行了研究.注意到低浓度吸附物质、小颗粒吸附剂、低温及酸性介质有利于染料的去除.当飞灰和煤的此例为1:1,颗粒粒径为53μm、pH=2.0、30℃,吸附质浓度为10mg/1时,上述染料的去除率达到1005.分别采用 Lagergren 和 Mekay 等提出的模型进行动力学和传质研究,平衡数据与 Langmuir 吸附模型相吻合,表明吸附剂外表面形成了染料分子的单分子覆盖层.根据吸附质的溶解度和化学势解释了温度的影响.用固液界面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解释研究结果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7.
铬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坚硬而耐腐蚀的金属,熔点1860℃,沸点2482℃,比重6.92。铬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业上的应用广泛,如开采、冶炼铬矿.生产各种铬的化合物;用于制造坚韧优质合金钢及不锈钢、抗酸合金;纯铬用于电镀;铬酸铅、铬酸锌、铬酸钡等用于颜料、油漆布、橡胶、玻璃和陶瓷制造工业; 相似文献
8.
9.
以铬渣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土柱淋洗法研究柠檬酸、草酸和盐酸单一淋洗以及复合淋洗对铬去除动态和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对淋洗前后土壤中铬形态进行分析,探讨修复机理。结果表明,各淋洗方案中,以10体积0.5 mol/L草酸溶液为淋洗剂时的修复效果最好,总Cr累计淋出量为2 304 mg/kg,上层、中层和下层土壤总Cr去除率分别为79.6%、78.1%和69.6%,Cr(VI)去除率为87.8%、86.2%和75%,且土壤Cr(VI)和总Cr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升高,有在底部积累的可能;淋洗后土壤明显酸化,p H值从10.5降至3左右;以酸作为淋洗剂能有效降低土壤可氧化态铬含量,将其转化为移动性较强的酸可提取态,这有助于达到预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铬渣-煤矸石砖中Cr(Ⅵ)解毒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铬渣因所含Cr(Ⅵ)具有强氧化性而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采用自养煤矸石砖焙烧技术对铬渣进行无害化治理,对不同铬渣掺量的铬渣-煤矸石砖,进行铬的浸出毒性分析.通过试验得出,除铬渣掺量为15%的砖中六价铬浸出浓度超标外,其余铬的浸出浓度均小于国标规定,铬的解毒率都在95%以上.此技术对Cr的还原解毒为,在高温熔融条件下,煤矸石中的碳及随后产生的CO、H2、CH4等还原性物质与Cr(Ⅵ)化合物发生反应.铬渣、煤矸石及砖的X-粉晶衍射物相分析表明,砖中Cr(Ⅵ)被还原为Cr(Ⅲ)后,以类质同相方式进入辉石、尖晶石、铝硅酸盐等稳定物相,得以固化解毒.因此,还原后Cr的存在形式稳定,可以经受恶劣自然环境而不会重新溶出和造成二次污染,作为建材,可以安全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