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10篇 |
免费 | 395篇 |
国内免费 | 22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98篇 |
废物处理 | 37篇 |
环保管理 | 601篇 |
综合类 | 1629篇 |
基础理论 | 298篇 |
污染及防治 | 205篇 |
评价与监测 | 1562篇 |
社会与环境 | 70篇 |
灾害及防治 | 1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2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150篇 |
2021年 | 135篇 |
2020年 | 183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63篇 |
2015年 | 202篇 |
2014年 | 239篇 |
2013年 | 293篇 |
2012年 | 306篇 |
2011年 | 312篇 |
2010年 | 225篇 |
2009年 | 225篇 |
2008年 | 159篇 |
2007年 | 233篇 |
2006年 | 226篇 |
2005年 | 212篇 |
2004年 | 151篇 |
2003年 | 222篇 |
2002年 | 130篇 |
2001年 | 126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国家验收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和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现场监测要求和环境保护检查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结合辽宁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利用先进的网络、通信、信息技术,以GIS技术为工具整合各类环境信息资源。该系统以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持,对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信息管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王威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0,(6):62-63,67
以我国环境管理和工作的实际需要为目的,通过探索国内外现存的河流编码系统,提出了适应环境管理需要的以线分类法为主、面分类法为补充,线、面结合的层次编码法。并针对我国河流流域广、跨行政区多、水环境之间层级关系复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编码与水环境的自然属性、环境要素、管理属性、行政属性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代码的组成和编制规则。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环境监测中科技创新的应用,包括现代化监测设备的发展和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开发;对如何建立和完善高素质的监测人才体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实施从购置、验收、量值溯源、使用、维护、修理、报废等具体、规范、有效的管理,才能确保环境检测机构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王威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9,(3):30-32
以辽宁省环境信息中心为例,介绍了利用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无线传输技术监测全省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污水处理情况的“省级污水处理GPRS无线数据传输监测系统”。该系统将对污水处理厂各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控,并把监测仪器送到PLC采集器中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上传到省污水处理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可以对数据实时监测,对监测仪器设备实时监控,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使污染排放监管部门能更及时、准确、具体、全面地掌握全省环境质量、环境监控和重点污染源的数据和信息,以提高执法的快速反应能力、全面的监管能力和科学决策的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监测的要求,提出了环评监测中方案的细化、点位布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合理设置监测点位、准确把握采样方法、科学选择分析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控污染源监测特点与环境信息公开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国控污染源监测信息公开情况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从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及时性、开放性等5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根据国控污染源监测信息公开情况评价指标体系,对2014年山东省国控污染源监测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山东省国控污染源监测信息发布较为全面,但存在部分污染源监测信息发布不完整、不规范的情况,发布的信息可反映2014年全省国控污染源排污情况。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多数流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水体污染,城市水体污染防治与监测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而传统水质监测和卫星遥感方法在水体面积较大、水流运动不稳定、周边地形复杂的河流或城市湖泊的水质监测表现为适用性差、准确度低。基于无人机的高光谱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获取快速等特点,对城市水体污染监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珠海市城市水域为研究对象、无人机高光谱数据为数据源,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和BP (Back Propagation) 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分别建立了波段组合反射率与水体叶绿素a、氨氮和磷酸盐3种水质指标之间的最优反演模型,并通过实际样品验证了该模型在城市水体中的适用性。该研究结果不仅为大数据驱动的水质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也为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城市水体污染程度评价和动态监测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质量,在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际监测运行环境中,基于统计分析方法,探讨水质自动监测日常运行维护质控手段对运行维护质量监督考核结果的影响,探索提高水质自动监测质控考核结果合格率的运行维护质控技术要求。结果表明:零点漂移检查、量程/跨度漂移检查对水质自动监测质控考核结果虽无显著影响,但却是保障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的基础;水质自动监测仪标准物质核查结果相对误差的合格判定标准由±10%加严至±6%时,水质自动监测仪标准物质核查、实际水体样品比对测试、实际水体样品加标回收率测试及盲样考核结果的合格率均显著提升;标准物质核查合格率由74.6%~77.9%提升为98.4%~100%,实际水体样品比对测试的合格率由62.5%提升为75.9%,实际水体样品加标回收率测试的合格率由75.0%提升为87.5%~100%,盲样考核合格率由75.0%提升为100%;标准物质核查及实际水体样品比对测试相对误差均不服从正态分布,且数据分布为正偏态分布;实验所用水质自动监测仪器可能存在负偏离的系统误差,手工比对实验环节对实际水体样品比对测试结果也可能存在一定干扰。综合上述结果,在进行水质自动监测仪器设计和选型时,应消除可能的系统偏差;在开展实际水体样品比对测试过程中,应加强对比对实验相关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时,应采用更严格的标准物质核查结果相对误差合格判定标准,以提高和保障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