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6篇 |
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5篇 |
废物处理 | 14篇 |
环保管理 | 44篇 |
综合类 | 226篇 |
基础理论 | 45篇 |
污染及防治 | 35篇 |
评价与监测 | 17篇 |
社会与环境 | 11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种种对经济的限制因素也逐步显现。其中,对经济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便是资源的制约。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对于土地、煤、铁、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资源的有限性和发展的无限性,构成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 相似文献
2.
3.
阐述了木材采伐作业的危险性,分析了木材采伐作业的危险因素,提出了提高采伐作业的本质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5.
运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某地电镀废水污染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样品中cd、Ph、cu、zn4种元素的含量,RSD小于1%,加标回收率在92.78%-103.2%之间,表明测定结果可靠。依据测定数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内梅罗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电镀废水污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按二级标准评价结果为中度以上污染;以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土壤受到重度污染;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污染生态风险进行评估,总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重度。因此应对该区污染土壤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煅烧/碳酸化反应的原理,利用氧化钙(CaO)基吸收剂捕集CO2工艺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视为削减CO2排放的有效措施,然而高温烧结将明显降低吸收剂的CO2循环吸收效率。对CaO基吸收剂活化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人工合成、掺杂或负载、高温预处理、水/水蒸气水合4种主要活化方法的特点,并总结了最具应用潜力的CaO基吸收剂活化方式及研究趋势。结果表明,利用工业废弃物作为CO2吸收剂和采用碳酸化-煅烧再生-水蒸气活化3段反应耦合这两种活化方式具有明显优势。未来CaO基吸收剂活化方式的研究除考察CO2吸收容量外,吸收剂机械性能的评价也将作为后续活化方式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一、报警行业当前发展的困境与瓶颈严格意义上讲,当谈到报警行业发展时应当将其划分成为两个相互关联(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板块,即中上游的报警设备商以及报警系统工程商和中下游端的报警服务运营商,只有先对这两个板块进行单独梳理和分析,才能更好地总结出导致陷入困境的原因以找到有针对性的对策。就报警设备厂商和工程商而言,其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终端市场的萎缩、同类产品竞争以及技 相似文献
8.
基于Hilbert谱信息熵的煤矸放落振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综放工作面煤矸界面探测问题,提出利用煤矸下落冲击钢板的振动特征来探测煤矸界面的方法.煤矸振动信号表现出非平稳特征,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复杂矿井环境下的煤矸振动信号分解成固有模态分量.选择包含煤矸振动特征的前7个本征模函数(IMF)分量,通过Hilbert变换得到Hilbert谱.分析不同放煤状态下钢板振动信号的Hilbert谱发现,顶煤下落时的Hilbert谱分布较均匀,而煤矸混放时的Hilbert谱呈现不均匀分布.根据信息熵理论,提出了基于Hilbert谱信息熵的煤矸振动特征提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顶煤下落时的Hilbert谱信息熵要大于煤矸混放时的Hilbert谱信息熵,因此,煤矸振动的Hilbert谱信息熵特征能够准确地反映放煤状态. 相似文献
9.
爆炸形成过程中火焰加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预防和控制工业爆炸事故,并为脉冲爆轰发动机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分析火焰加速导致的燃烧转爆轰过程的影响因素.采用爆轰管探讨障碍物的阻塞比、混合物的组成、初始压力和点火能等4个因素对爆炸性气体火焰速度和爆轰压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障碍物的存在能大大提高火焰速度和爆轰压力;爆轰压力随管内障碍物阻塞比的增大先变大后减小,并在阻塞比为0.498,燃料种类为天然气,化学当量比为1时达到最大;爆轰压力还随混合气体初始压力的增大和点火能的提高而增大.选择适宜的条件可大大提高火焰加速速率,促进燃烧向爆轰过程转变.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