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280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曾在本杂志1978-№.9中,介绍了关于电解法处理废水的研究概要,并且介绍了重金属废水的电解铁盐化处理法的实例。本文将介绍二种间接电解氧化法处理含有可溶性、还原性污染物质的废水。第一种方法用催化剂,第二种采用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西部地区特大沙尘暴预警再论和应急监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特别是额济纳地区特定补水环境下特大沙尘暴成因的再次分析,论证了当地生态指标与沙尘暴的关系可以用额济纳河的年水流量与沙尘暴的关系代替的假设,提出并讨论了1998年内蒙古西部地区强沙尘暴的应急监测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3.
张泽 《环境》2006,(7):31-33
日前,一则关于广州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的新闻闹得满城风雨。起因是绿色和平组织披露了对广州三家连锁超市的蔬菜和水果抽样检验结果,发现有14%的样本农药残留超出国家标准。一右激起千层浪,相关职能部门纷纷发声自证清白,超市也挂出质量认证书表示无辜。接着,各方又一致怀疑绿色和平组织检验结果的公正性。更有媒体先扬后抑,很刻薄地称绿色和平此举是为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4.
额济纳地区特大沙尘暴的预警与居延绿洲生态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额济纳地区特定缺水环境下特大沙丘暴成因的分析,认为尘源是其主要矛盾,因而提出用额济纳河的年水流量作为生态恶化指标来判断当地特大沙尘暴是否发生的假设,把连续三年发生特大沙尘暴的九十年代的前五年的年均水量2.5亿立方米称之为特大沙尘暴的阈值,把由八十年代的8亿立方米水量降到九十年代的水量的中值5.3亿立方米水量称之为特大沙尘暴的预警值,把八十年代的年均水量8亿立方米称之为生态保证值。文章还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佳木斯侨龙有限公司污水治理技术的研究,向大家介绍一种先进的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泽 《环境》2006,(9):16-19
8月8日,广东省环保局局长李清第一次坐在了广东省电台的直播大厅,围绕百姓关心的环境问题接受咨询与投诉。8月22日,他再次上线,集中解答了珠江整治与水环境的有关问题。此外,8月15日和8月29日,副局长王子葵、陈光荣也相继出现在直播间。  相似文献   
7.
我国饮用水源安全目前面临严峻的形势,随着《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颁布和第六次环保大会的召开,饮用水源保护成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建议规划中加强应用科学知识,全面规划,增设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工程等措施,提出“束导”并举,立足法律,细化法律,提高标准来提高水源地安全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张泽 《环境》2005,(7):22-25
人类的“整体性危机”出现于新千年之后:在自然法则没落的今天,法律作为调整人际关系的工具失去了终极价值,不再解决所有问题。而环境法则是困顿中的希望,它制衡着人与自然这二者力量的消长,使得人类有望从环境危机中走出。然而,时间走到2005年,在这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方大国,一切并未如人们所乐见的那样水到渠成,环境还在持续恶化、环境执法之路至今荆棘丛生。就环境执法的相关问题,本刊记者与环境法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李耀芳博士进行了一番深谈。  相似文献   
9.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筑施工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分析以及其特点,提出了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泽 《环境》2006,(6):12-15
5月初,刘芳又回到了这个“人又多又吵”的北京.一个月的雨林生活让她感觉恍如隔世,但在雨林中留下的各种淤青伤痕和蚊虫叮咬的痕迹,依旧勾起了她对那个真实的雨林世界的牵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