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用活性炭和天然锰砂作反应剂交互作用处理镀水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天少=2:3,加鼓氧,静置后过滤,废水处理效率更好,Zn^2+的去除率达99.8%,Fe^3+去除率达99.6%,废水PH值上升到6.0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香炉山大规模地下采空区,借助Voronoi图确定分摊面积来模拟矿柱荷载分布、矿柱破坏、荷载转移以及荷载重新分布的过程,从而确定现阶段的不稳定矿柱,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时间效应。用该方法可得出,目前香炉山钨矿不稳定矿柱的失稳不会造成大规模的坍塌,考虑时间效应,则20年时间效应内二四坑口的南区有发生连续坍塌的可能。为防止矿柱发生大范围坍塌,结合香炉山钨矿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胶结充填法为该矿山当前处理空区的最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种能快速检测空气中的PM 2.5浓度的检测器,作为公司PM 2.5大数据的智能硬件终端。系统采用MSP430F149作为主控MCU,选用SDS018 PM 2.5传感器模块和hc-05蓝牙通讯模块,传感器模块和蓝牙通信模块分别与MCU串行口连接并通信。MCU定时采集传感器模块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将PM 2.5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通过设计移动端APP可显示PM 2.5数据,同时APP将系统时间、地理位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以实现公司对PM 2.5大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体的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几种形式的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体的特性 ,利用模糊评价方法从过滤体的微粒捕集效率、排气阻力、附加能量消耗、成本以及可靠性等方面对不同形式的微粒过滤体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壁流式蜂窝陶瓷过滤体和金属丝网过滤体具有较好的综合特性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捕集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对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体的微粒捕集特性及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过滤体的微粒捕集效率及排气阻力的几种主要因素,如过滤体结构、柴油机转速、负荷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金鸡菊(Coreopsis drummondii)的抗TMV活性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跟踪法从金鸡菊根中分离获得抗病毒活性物质,经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鉴定该物质为1-苯基-1,3,5-三庚炔.采用半叶枯斑法、叶圆盘法测定了该物质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0.2 mg/mL的该化合物对TMV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抑制侵染和增殖活性,其对TMV侵染和复制的抑制率分别为73.5%和84.3%.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TMV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2 mg/mL的该化合物对TMV外壳蛋白基因表达的抑制率为79.8%.图6表1参19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网火电比例的空间差异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驱动能源的二元性增加了研究PHEV二氧化碳排放的复杂性.使用上海市50辆PHEV汽车13万km的数据,研究了基于PHEV实际运行数据的二氧化碳排放评估方法,分析了PHEV纯电驱动里程比例及其影响因素,获得了纯电续驶里程、充电频率、电网构成对PHEV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展望了2020年PHEV技术水平的二氧化碳减排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一线城市PHEV乘用车出行主要集中在50 km以内的范围,占日常出行频次的70%;在2016年全国平均电网结构下,续驶里程超过50 km的PHEV比传统燃油车少排放15%以上的二氧化碳;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结构的地区,PHEV碳排放可降至100.0 g·km-1以下,相比平均电网结构下碳排放水平降低幅度在28%以上;在2016年平均电网结构及技术水平下,纯电续驶里程增加(50~100 km)、充电频率增加(0.5~2次·d-1)对碳排放的改善幅度不明显;与2016年相比,2020年PHEV燃油经济性和电耗水平的改善可降低32%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