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中小企业化学品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控制预防控制化学品职业危害,本文详细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所推行的中小企业化学品职业危害控制指南,包括化学职业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步骤,关键点危险区的确定方法,改进化学品职业危害管理、实施化学品管理的良好规范、制定化学品管理行动计划和编制全面的化学品清单等方法,以达到系统提高化学品管理水平和持续改进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危职业危害监测内涵及预警系统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目前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职业卫生管理和服务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先管理高危职业危害,建立高危职业危害监测预警系统是控制和减少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的关键.通过职业危害监测、风险评估、风险分级和预警等术语阐述高危职业危害监测的内涵,并探讨建立利用现有技术平台、重点监控、多部门合作、多层次的纵向多维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统计资料,近10年来全国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14089例,死亡1605例,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为主的窒息性气体中毒表现突出,其中一氧化碳中毒3952例,死亡585例,硫化氢中毒1266例,死亡466例,两者占总中毒例数的37.04%,占总死亡例数的65.48%,而且一半以上的重大职业中毒都发生在密闭空间作业场所。  相似文献   
4.
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的法规和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的法规、标准和文献资料,阐述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法规和技术要求。分析表明,我国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法律和配套标准不够完善,部分标准重复、交叉或矛盾,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与欧美发达国家标准有较大差距。因此,应加快技术标准的完善和研制,加强对不同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实际应用和主要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修订中国大陆《职业病目录》提供参考意见,通过循证决策分析,比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职业病名单和中国大陆《职业病目录》的异同点和优劣势,探讨香港职业病名单制度实践经验。结果表明,两地职业病名单在立法程序、地位与作用、分类方法存在一致性,在列举方式、法律依据、制定机构、分类及覆盖范围方面有所不同。特别是中国大陆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及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覆盖范围较窄。在修订《职业病目录》时,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社会保障能力,逐渐扩大职业病覆盖范围,以适应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如何防止密闭空间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统计资料,近10年来全国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14089例,死亡1605例,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为主的窒息性气体中毒表现突出,其中一氧化碳中毒3952例,死亡585例,硫化氢中毒1266例,死亡466例,两者占总中毒例数的37.04%,占总死亡例数的65.48%,而且一半以上的重大职业中毒都发生在密闭空间作业场所。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窒息性气体职业中毒特别喜好密闭空间,这是由两者的特点造成的。所谓窒息性气体,是指经吸入使机体产生缺氧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主要的致病环节是引起机体缺…  相似文献   
7.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危害及其关键控制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分析大量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系统阐述了医务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并针对我国医务人员职业危害现状和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防治关键环节和措施。分析表明:我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害严重;医务人员的生命质量和平均寿命低于普通人群;医院职业卫生立法和技术标准滞后;防治措施不力,医务人员职业健康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同时指出对医务人员职业危害防治的关键措施:必须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制定法规标准、建设医院安全文化、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广免疫接种和防护技术、科学设计工作流程、加强心理疏导等关键措施,有效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8.
张敏  王焕强 《劳动保护》2003,(11):79-79
在危险化学品整治中,各地收缴上来很多剧毒化学品“毒鼠强”,因对其性质不了解,不知如何销毁,只好暂时堆放在一起,给管理机构带来很大压力,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很大威胁。本刊特意就如何销毁“毒鼠强”的问题向有关专家进行了咨询。现将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副研究员张敏、助理研究员王焕强的答复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