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解酸化—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业钢  祁佩时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8):463-465,472
研究了水解酸化与厌氧消化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反应器最大CODcr容积负荷达到 16.84kg/m3·d,复合厌氧反应器CODcr容积负荷达到8.57kg/m3·d;系统进水SO42-浓度为1325mg/L,CODcr/SO42-值最低达到 3;CODCr与SO42-总去除率分别为75.5%和95.2%,对各种抑制物质和冲击负荷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花江哈尔滨段底泥沉积物为实验对象,研究松花江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使用循环槽(circulating flume)模拟松花江水力学条件,考察了重金属在上覆水和底泥中的沉积和释放。结果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段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只有镉(Cd)超标,其它检测出重金属没有超标;随着温度升高,沉积物重金属溶出释放量也随之增加;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的释放量明显高于碱性条件下的释放量;水体盐度升高,沉积物重金属的溶出释放也随之升高;水体扰动达到160 r/min时,重金属的释放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复合生物技术处理制药综合废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型UNITANK和BAF工艺对东北制药总厂综合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阐述了主要工艺原理 ,CODCr的去除效率可达到 90 %以上。对于高浓度废水可以使出水CODCr≤ 5 0 0mg L。整个废水处理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和处理成本低的特点 ,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聚结除油性能及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几种聚结填料除油性能的对比试验,探讨了聚结机理.结果表明,填料的空间构成形式对聚结除油效率有重要影响,当润湿聚结机理和碰撞聚结机理同时存在时,聚结效率可得到大幅度地提高.并推荐亲油性的规整填料为首选聚结填料.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在粘胶纤维的生产过程中,碱液中的纤维素粘胶在酸浴中再生拉制成丝。当纤维素再生时,在其酸浴中总要投放一定量的硫酸锌,目的在于延缓再生,使纤维素中的分子链更好定向排列,以便增加粘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功能,分析了电子显微技术在观察生物膜结构、形貌和微生物群落分布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微氧水解酸化工艺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祁佩时  丁雷  刘云芝 《环境科学》2005,26(3):106-111
试验研究了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抗生素废水微氧水解酸化效果.结果表明,微氧环境提高了兼性水解酸化菌的生理代谢功能,曝气搅拌改善了水力条件,在最短HRT为10h ,最大OLR为20kg/(m3·d)条件下,酸化率为58.64%,出水VFA为4825mg/L ,极大地改善了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BOD5/COD升高了17%左右,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质准备.在进水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出水水质相对稳定,出水COD和SS浓度分别为7000~8000mg/L和150~300mg/L ,COD和SS去除率分别为15%~30%和90%~95%.出水VFA的变化滞后于酸化率的变化,酸化率能更好地表征水解酸化系统的效果.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床层是VFA生成的主要反应区,随着OLR的升高,达到稳定VFA浓度的反应器高度逐渐增加.填料区功能主要在于截留出水中的SS.污泥以粒径为0.5~1.0mm之间的小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为主.  相似文献   
8.
考察两组微氧水解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MA-HCW)组合的中试反应器,对城市黑臭水体的净化处理效果。两组反应器分别种植风车草和菖蒲两种植物,运行的水力负荷为0.2 m~3/(m~2·d)。结果表明,种植风车草的人工湿地系统(A系统)的总体净化效果略优于种植菖蒲的人工湿地系统(C系统)。A系统的COD、BOD5、TN、NH_4~+-N、TP、TSS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65%、75.2%、58.33%、38.46%、59.8%、82.1%。研究表明,微氧水解功能段有效降低了进水中TSS的浓度,起到预防湿地系统堵塞的作用。数据分析显示COD、NH _4~+-N和TN的去除率与溶解氧和温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水解酸化工艺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水解酸化工艺特点,从酸化率、酸化水平、酸化速率等7个指标综合建立了水解酸化工艺效果评价体系,并采用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抗生素废水考察了其实际应用。研究表明,水解酸化工艺是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预处理手段,建立完善的工艺效果评价体系,将会推动该工艺的高效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厌氧塘中的有机物降解过程同常规消化池中的消化过程有相似之处,但是二者的物理、化学及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而厌氧菌,主要是甲烷菌对这些条件十分敏感。一些专家从不同的厌氧塘中得到的结果以及他们提出的厌氧塘的设计参数相差很大,说明决定厌氧塘效率的一些内在的和环境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仍需要更深入地考查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