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
黄钾铁矾对酸性矿山废水中铬(Cr)等污染物有较好的固定去除作用.微生物活动对黄钾铁矾的稳定性和Cr的迁移转化特性有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在厌氧条件下,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希瓦氏菌MR-1还原溶解负载Cr黄钾铁矾过程中二次矿物的形成和Cr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特性.结果表明,希瓦氏菌能够促进黄钾铁矾的还原溶解.Cr负载能够增强黄...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提高机场不停航施工的安全监管效果,减少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结合机场不停航施工特点,充分考虑安全监管和施工人员的有限理性及心理作用,基于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对传统博弈价值感知矩阵进行优化,进而构建安全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关键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决策群体初始安全能力、低估安全事故损失、安全监管和施工成本等因素对安全施工和监管行为策略选择的影响显著。机场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可以从提高工作人员安全能力,加强安全知识宣讲、警示教育、心理疏导,努力降低监管和施工成本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机场不停航施工安全管理和相应监管制度,充分引导施工和监管人员从事安全生产,遵守安全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4.
纳米二氧化铈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二氧化铈(CeO_2)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其潜在的环境效应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实验材料,研究纳米CeO_2的生物学效应,为探索纳米材料对微藻的生物学效应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研究结果显示:1)纳米CeO_2在低浓度(≤80 mg·L~(-1))时可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及色素、可溶性蛋白等的合成,但在高浓度(80 mg·L~(-1))下具有毒性效应;2)低浓度纳米CeO_2可诱导藻细胞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可溶性蛋白,以抵御纳米CeO_2的胁迫;但在高浓度时又会降低SOD活力;3)随着纳米CeO_2浓度的升高,藻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增加,说明藻细胞中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量积累,这将破坏藻细胞的膜结构与功能,使细胞遭受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物膜序批式反应器(SBBR),考察不同溶解氧(DO)条件下硝化过程中N2O产生及释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DO浓度增大有利于控制系统中N2O的产生;DO浓度分别为(1.92±0.14)mg/L、(2.34±0.11)mg/L和(2.70±0.11)mg/L时,硝化过程中N2O释放因子(N2O总产量与NH4+-N转化量的比值)分别为5.47%、5.36%和4.77%。分析其原因主要是DO浓度的减小使DO对生物膜的穿透力降低,氧传递能力减弱后生物膜系统内易发生以N2O为产物的氨氧化细菌(AOB)反硝化反应。同时,在研究的3种不同的DO条件下,低DO运行条件更有利于SBBR实现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6.
示了沼气发生量与污水二级处理量和污泥沉淀量存在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关建立了相应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同时利用标准回归系数判定污泥沉淀量是影响沼气发生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利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以葡萄糖为碳源(COD为500 mg/L),考察了不同碳氮比(COD与TN之比)、不同电子受体(NO_2~-或NO_3~-)、不同投加方式(碳源与氮源同步投加或投加碳源60 min后再投加氮源的异步投加)对N_2O产生情况的影响,以及碳氮比为2时NO的产生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同步投加还是异步投加,两种电子受体的N_2O-N生成率均随着碳氮比的增大而下降;不同碳氮比下,投加NO2-时的N_2O-N生成率均高于投加NO3-时,异步投加时的N_2O-N生成率均大于同步投加时。说明低碳氮比、高浓度NO2-和胞内贮存物作碳源是反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和大量积累的关键因素。此外,NO2-为电子受体时的NO-N生成率高于NO3-为电子受体时。  相似文献   
8.
邓祥元  樊玲波  高坤  罗翔  丁婉婉 《环境化学》2012,31(12):2012-2013
由于工农业生产废水的大量排放,重金属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重金属进入水体后,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形态行为及生理生化过程.其中,汞(Hg)是一种最常见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物,在自然水体中的含量为16.6—65.9 ng.L-1[1],具有持久性、易迁移性和高度的生物富集性等特点.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中的微塑料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随意丢弃的塑料会在各种作用下最终进入江河、湖泊、近海、深海、以及大洋甚至极地地区。在外界条件(如高温、风化、紫外线)影响下,大型塑料结构的完整性易遭到破坏而被逐渐分解成微小的塑料碎片,当其粒径小于5 mm时即可被称为微塑料。塑料中的某些添加剂,如壬基苯酚、多溴联苯醚、邻苯二甲酸盐、双酚A等会在塑料降解为微塑料的过程中释放到水环境中,从而威胁到水生生态系统的安全。微塑料粒径小,易被浮游动物误食或沿着食物链传递,在生物体内累积转移,对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毒害作用。此外,微塑料还能作为某些污染物富集的载体,产生较强的复合毒性。因此水环境正面临着微塑料污染的威胁,如何治理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本文对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与分布、微塑料的迁移和转化以及微塑料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水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期望能为微塑料及其在水环境中的生态效应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砷(As)是酸性矿山废水(AMD)环境中常见的类重金属,有剧毒和强致癌性。在AMD环境中,As的来源主要为硫化矿物氧化溶解,As的地球化学行为包括氧化、还原、吸附、共沉淀、解吸和溶解等。目前,已开发的As污染修复技术分为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技术,其中,源头控制是通过覆盖、钝化或喷洒灭菌剂等抑制硫化矿物氧化溶解;末端治理是通过吸附、絮凝、膜处理或生物处理等清除水体中的As。该文综述了AMD环境中As的来源和地球化学行为,分析了As污染的机制;综述了As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对As污染修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矿区As污染的风险评估和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