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锅炉作为人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重要设备,其水质优良是保障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水质不良易造成锅炉结垢和腐蚀。本文针对三门峡地区工业锅炉用户水处理状况展开深入调查,共采集6个区域20家企业锅炉原水、给水和炉水,结果显示被检企业水质不合格率达25%。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企业存在水处理操作人员素质未达到实际需求、水处理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3个主要问题。最后,从强化水处理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手册、给予中小型企业充分的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N-甲基-N-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MSTFA)为衍生化试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系统研究了4种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雌酮(E1)、17β-雌二醇(E2)、雌三醇(E3)、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的羟基衍生化,主要考察了MSTFA用量、衍生化温度、衍生化时间对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衍生化效果的影响以及衍生化产物的稳定性、标准曲线、仪器检出限等.结果表明:100μl浓度为0.01μg.μl-1的标准混合溶液,MSTFA的最佳用量为20μl;最佳衍生化条件为70℃下反应30min;衍生化产物的稳定性较好,在-20℃下放置48h,相对响应因子(RRF)基本没有降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各待测物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E1和E2的仪器检出限为0.1pg.μl-1,EE2和E3的仪器检出限为1pg.μl-1.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可燃气体管控一直是科研、教学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实验室运行实际出发,总结分析了乙炔气体与贮瓶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探讨了建立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以及气源采购、搬运、运输、储存、使用、处理实践过程中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风力发电机碳足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我国市场占用率最高的2 MW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核算其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分析风力发电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环境影响,识别其减碳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风力发电机生产阶段、运输阶段、运行阶段和废弃处理处置阶段的碳足迹(以CO2-eq计,下同)分别为1701 t、61 t、255 t和-325 t;各生命周期阶段的总能量需求分别为10413 GJ、701 GJ、1561.95 GJ和-1081 GJ.风力发电机的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主要来源于生产阶段,废弃处理处置阶段材料的回收利用有效的降低了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生产阶段的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分别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的101%和90%;废弃处置阶段对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的贡献为-19%和-10%.每1k Wh风力发电的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分别为20.7 g和0.14 MJ,风力发电机的能量回收期为0.79年.敏感性分析表明,风力发电机的质量和废弃处置阶段的金属回收率都是风力发电机总能量需求和碳足迹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的中国区域居民消费碳足迹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年来,居民消费活动和环境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而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研究更是其中的热点.因此,本文采用“居民消费碳足迹”概念来定义特定居民消费活动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主要包括CO2、CH4、N2O3种温室气体;构建了基于环境扩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MRIO)模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并以2007年中国8个区域为例对其居民消费碳足迹的数量、构成、分布及转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碳足迹总量达到31.74亿t(以CO2当量计).此外,碳足迹还呈现出区域差异明显、间接排放大于直接排放、城乡差距过大等特征.人均碳足迹方面,发展水平较高的京津、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相对滞后的西北、西南区域.研究还对碳足迹的区域分布和转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发现,东北、京津、西北和西南区域转移收支为负,表示这些区域为其他区域承担的排放大于其他区域为其承担的排放;剩余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中部区域情况则正好相反.这些结果对现阶段中国制定具体区域消费政策或分配碳减排责任等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的方法论也适用于研究其他环境因子及足迹因子与居民消费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家用空调碳足迹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锌  刘晶茹  杨东  吕彬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4):1054-1060
我国居民家庭空调拥有量迅速增加,其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依据国际标准PAS 2050,采用RCEES 2012和Ecoinvent 2.1数据库,并运用SimaPro 7.1软件计算了中国典型家用空调的碳足迹.主要结论为:家用空调生命周期中使用阶段用电产生的碳足迹最大,占67%;制冷剂的泄漏是除电力使用外第二大碳足迹贡献因素,产生了23%的碳足迹;生产制造阶段和废物处理阶段的碳足迹分别占16%和-6%.敏感性分析表明,空调日使用时间、空调年使用季节和制冷剂的泄漏比例是家用空调碳足迹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的类型、元素、矿物组成等理化性质是决定粉煤灰资源化利用途径的基础。为实现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周边燃煤电厂粉煤灰的潜在高值化利用,在系统采集研究区枣泉电厂和银星电厂粗灰、细灰样品的基础上,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手段分析粉煤灰的化学组成及微量元素含量,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粉煤灰的矿物组成与形态特征。枣泉电厂和银星电厂粗灰、细灰为F型低钙粉煤灰。结晶晶体相中石英含量和莫来石含量最高,YX-1中未见硬石膏和生石灰,ZQ-1和YX-1石英、钙长石、白云石、方解石含量明显高于细灰,ZQ-2和YX-2中莫来石含量高于粗灰。以欧盟P50飞灰为基准,枣泉电厂和银星电厂Li、Be、V、Cr、Co、Ni、Cu、Rb、Sn、Pb、U、Ba、Th元素富集指数较低,Sr元素在枣泉电厂粉煤灰中存在较高的富集指数,Zn元素在枣泉电厂细灰中存在较高的富集指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检测时间、保存方式和分析方法对饮用水源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在不同季节采集样品,采取常温保存、冷藏保存、不同的检测时间间隔和不同的检测方法 4种处理方式,对粪大肠菌群检测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检测时间和保存方式对粪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的影响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夏季,检测时间和保存方式对粪大肠菌群检测结果影响极显著(P<0.001),其差异性在取样0.5 h后即显现出来。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在夏季,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两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富营养化池塘中筛选分离出两株溶藻细菌L7和L18,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rDNA测序进行鉴定,对其单一以及混合菌液去除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的效果进行研究,并考查其溶藻方式。结果表明:菌液的滤液有溶藻效果,溶藻细菌具有间接溶藻特性;细菌需要一定的初始浓度才能有明显的溶藻效果,初始浓度越高,溶藻效果越好;溶藻效果大致趋势为混合菌液>L18>L7;不同生长时期溶藻菌,其滤液的溶藻效果差异很大,衰减期的滤液溶藻效果好于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的;滤液投加体积分数与溶藻效果成正相关;细菌鉴定结果表明,L7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L18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变化及保护对策--以吴江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耕地资源却日益减少,这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吴江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有利的区位条件使土地资源得以高速开发利用,它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耕地数量变化上一个较典型的地区,在土地整理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以吴江市为例,定性和定量地对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本地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工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驱动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造成耕地数量的进一步减少。如何保护长江三角洲地区现有的有限的耕地资源,实现国家新的《土地管理法》中所要求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本地区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进行保护对策研究时,除了采用通常各地已采取的一些措施外,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对本地区在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过程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本地区如何面以WTO的挑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