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细河底泥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析技术手段 ,对细河底泥污染状况进行监测、调查 ,从而了解细河底泥污染状况 ,并分析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设计加工了一种新型矿用网式发泡器,针对网式发泡器在煤矿井下较大风压和水压条件下发泡倍数低的缺点,采用参数优化的方式对网式发泡器的发泡网层数、发泡网直径、发泡网间距、发泡网厚度以及泡沫除尘剂溶液出口距发泡网距离5个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研究表明,随着发泡网层数和泡沫除尘剂溶液出口距发泡网距离的增大,发泡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发泡网直径和发泡网厚度的减小,发泡倍数逐渐增大;随着发泡网间距增大,发泡量和发泡倍数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优化后发泡器的发泡倍数可达53.57倍。  相似文献   
3.
以水专项在辽河流域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及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为基础,分析"十三五"时期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需求,提出构建成套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和管理大平台、全面建设并优化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行水环境管理的动态调节机制和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的水环境管理研究思路,并指出研究应密切结合地方管理,充分发挥地方环境管理的责任主体地位,为水专项第三阶段"综合调控"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5.
对臭气浓度无组织排放监测过程中的准备阶段、样品采集、样品分析、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使现场监测工作更具规范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封闭湖泊水体污染日益严重,蓝藻水华现象频频发生。文章分析了该类水体水华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警机制。根据已开展的湖泊污染治理工程效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封闭湖泊蓝藻水华应急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总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总铬,乙炔流量100L/h、燃烧头高度为9mm、狭缝宽度0.2 nm时,灵敏度和重现性最好.1 mg/L铬溶液中盐酸含量5%、氯化铵含量0.5%时,吸光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最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好,精确度和准确度高,便于推广,适合水中总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维双阴极-电Fenton法处理腌制酸菜废水,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酸菜废水中有机物去除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效果,并优化了试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酸菜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pH值电流密度Fe2+用量活性炭用量极板间距电解质Na2SO4用量电解温度;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电解方式对酸菜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三维双阴极-电Fenton法处理酸菜废水时产生的H2O2量、电流效率、溶液中Fe2+浓度以及废水的COD去除率均高于传统单电极-电Fenton法,并分析了反应机理。三维双阴极-电Fenton法用于腌制酸菜废水处理切实可行、效果明显,为实际废水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固体废物浸出液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钡的含量,检出限为2.04mg/L,加标回收率为94.5%,精密度为4.85%-6.81%。  相似文献   
10.
扬州市不同行政区域空气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活藓监测法,选择广泛分布的小羽藓为材料,对扬州市区、高邮市、仪征市、宝应县4个区域空气中Pb、Zn、Cd、Cr、Ni、Zn、Hg 7种重金属元素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利用污染因子分析法、内梅罗综合指数分析法及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不同区域空气重金属危害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n、Pb、Cd元素主要污染地区为扬州市区,Cu元素主要污染地区为仪征市,Ni、Hg元素主要污染地区为宝应县,Cr元素主要污染地区为高邮市.4个区域空气重金属均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存在强生态风险.就整体而言,7种重金属元素中Cd、Zn、Hg为主要污染元素,污染情况最为严重,而Cu、Ni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区域间空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差别显著,制造业与港口航运发达的南部仪征市、江都区等地比以农业为主的北部宝应县污染重,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为扬州市区仪征市高邮市宝应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