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80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约有中小型沸腾燃烧锅炉2万多台,大多用于企业的采暖和生产。沸腾燃烧锅炉最大的优点是可燃用劣质燃料并减少受热面积,不必设脱硫和脱氮装置。但是,正由于其大多燃用劣质煤,也容易发生爆燃现象——爆炸性燃烧。通常,沸腾燃烧锅炉发生轻微爆燃现象相当普遍,危害不大,但严重的爆燃则可能损坏设备和造成人员伤  相似文献   
2.
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催化合成铁硫酸盐次生矿物,研究不同L-色氨酸添加浓度对矿物合成体系pH、氧化还原电位(ORP)、Fe2+氧化率、总Fe沉淀率,以及次生矿物产量、化学组成及矿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系色氨酸浓度的增加,pH降低幅度越小,ORP上升越不明显.色氨酸对铁硫酸盐次生矿物合成的影响依赖于其浓度,当色氨酸浓度低于1.67 g·L-1时,色氨酸对铁硫酸盐次生矿物的形成起促进作用,表现为总Fe沉淀率及矿物产量随着色氨酸浓度升高而增加.而当色氨酸浓度升高至6.67 g·L-1时,Fe2+氧化率、总Fe沉淀率和矿物产量远低于对照组,表明高浓度色氨酸会抑制铁硫酸盐次生矿物的形成.次生矿物内Fe/S比介于施氏矿物和黄钾铁矾的理论值之间,表明不同合成体系所得次生矿物均为黄钾铁矾和施氏矿物的混合物.矿物学特征分析表明,随着色氨酸浓度的升高,矿物的合成表现为黄钾铁矾向施氏矿物转移.  相似文献   
3.
指出水产品代谢物的排出及没有被水产品利用的残饵是造成渔业养殖中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渔业污染物的生成情况,提出了渔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3种核定方法:实测法、物料平衡法、经验系数法。  相似文献   
4.
塑料和橡胶类废物的热物理与焚烧特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塑料和橡胶废弃量与日俱增,已成为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由于这类废弃的聚合物给环境带来了污染问题,怎样合理地处理和利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塑料和橡胶类的废物的理化性质,热值,焚烧特性,污染特性进行了论述,并根据它们的热物理及焚烧特性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废物焚烧炉,完善低污染,低腐蚀,低粘结的废弃物的焚烧工艺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
SBR法处理抗生素片剂制药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SBR)法处理抗菌素片剂制药废水,抗毒性好、处理效率高,无污泥膨胀现象,能除臭除味,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流程简单灵活,运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经监测调查,龙子河水体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浮游植物有7门近百种,主要有绿藻类,硅藻类、蓝藻类、浮游动物主要有桡足类,枝角类,轮虫类等;底栖动物主要是蚌,螺类,水丝蚓等21种。  相似文献   
7.
海河流域土壤中氮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河流域不同土壤类型中各形态氮的含量分布、水平及其垂直变化进行探讨,研究了在一定条件下土壤中氮的自然富集、增减途径、自然循环环境及分布特征,为研究该区氮的库存量、流通量以及自然循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蚌埠市建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河北坝上地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河北坝上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燕山山地-华北平原,是最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区。坝上地区长期以牧为主,由于人类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以牧为主,间有少量的农业区;农区不断扩大,农牧区各占一半,并逐渐过渡为目前以农区为主,牧区为次。由于人类活动强度加大,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严重的恶化,各主要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演变。因此,当前坝上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主要是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大气干沉降金属元素浓度和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珠三角地区137个大气干沉降样品中金属元素含量和来源进行了分析。金属元素几何平均浓度高低依次为Fe>Zn>Mn>Pb>Cu>(Ni,Cr,Rb)>V>(Li,Y)>Co>(Cd,Cs)>Tl,其中Fe的浓度最高为31573mg/kg,Tl的浓度最低为1.0mg/kg,金属元素浓度主要与周边环境和当地发展类型影响有关,采样点位于工业区周边的金属元素浓度最高,城市居民区和近郊区次之,远离城市和工业地区的相对较低。富集因子分析表明Cd、Zn、Cu、Ni和Pb元素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污染严重;相关性分析得出Cu、Pb、Zn具有显著性相关,Cr、Ni分别与Mn、Co、Li、Zn显著性相关,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相同来源;因子分析得出Rb、Cs、Y、Mn、Ni、Li、Co主要受到土壤扬尘来源的影响,Pb、Cu、Cd及Ni、Cr与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密切相关,其中Pb元素主要受到燃煤和交通扬尘的污染,Cu和Cd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