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鸟粪石结晶法是一种能同时回收废水中磷源和氮源的处理方法。本文总结了鸟粪石晶体的生长机理、颗粒形成和生长的影响因素,并着重比较了能够形成鸟粪石的各种反应器的优缺点。此外,文章总结了采用鸟粪石结晶法处理实际废水的相关研究,并对其经济效益做了评估。最后对鸟粪石结晶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国内鸟粪石结晶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法对UV/H2O2光氧化法处理高浓度LAS废水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原理,以初始pH与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共29个实验点的实验方案,并建立了二次响应面拟合模型。方差分析表明,初始pH与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初始pH和H2O2投加量、H2O2投加量和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实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影响。实验得到的光氧化高浓度LAS废水最佳工艺条件,pH为4.0,H2O2投加量为40 mmol/L,反应时间为90 min,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LAS的平均去除率为98.1%。  相似文献   
3.
MAP沉淀法处理高NH3-N废水,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本试验以NH3-N浓度为1 000 mg/L的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在Mg2+∶PO3-4∶NH+4=1.2∶1.2∶1(摩尔比)、NaOH投加量为675 g/L的条件下NH3-N去除率高达98%以上。试验选择出水pH作为控制反应进程的参数,并建立了出水pH与NH3-N去除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NaOH投加量控制出水pH在7.5~8之间时,NH3-N去除率最高,可达98%以上。X-衍射图谱及定量分析表明,沉淀物中MAP的纯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4.
某饮料厂采用"UASB+BAF"工艺处理该厂的果蔬汁饮料废水,但UASB出水中COD、SS浓度较高,不能直接作为BAF的进水。研究表明,用931型复合混凝剂对UASB出水进行强化处理后可满足后续处理要求。在931投加量为40 mg/L、PAM-投加量为1 mg/L、pH=6的条件下,混凝效果最好,出水中COD和SS分别在800mg/L以下和80 mg/L以下,去除率分别在40%和85%以上。现场运行数据表明,混凝强化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完全可满足BAF进水的要求。混凝沉淀的总运行成本约0.25元/m3,运行成本合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响应面法对UV/H2O2光氧化法处理高浓度LAS废水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Box—BehnkenDesign(BBD)设计原理,以初始pH与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共29个实验点的实验方案,并建立了二次响应面拟合模型。方差分析表明,初始pH与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初始pH和H2O2投加量、H2O2投加量和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实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影响。实验得到的光氧化高浓度LAS废水最佳工艺条件,pH为4.0,H2O2投加量为40mmol/L,反应时间为90min,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LAS的平均去除率为98.1%。  相似文献   
6.
在厌氧/缺氧/好氧(A/A/O)脱氮除磷系统中分别投加氯苯那敏和雷尼替丁,研究了这两种含有二甲胺基团的药物对A/A/O系统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及其总前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A/A/O系统对氯苯那敏和雷尼替丁的去除率较低,分别为32%和58%,且主要通过厌氧过程去除.外加氯苯那敏会导致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从58%降至24%,同时引起出水氨氮浓度上升.雷尼替丁的投加会明显抑制系统对NDMA的去除,其去除率从90%降至66%.A/A/O反应器中NDMA的去除并不完全受生物脱氮过程的影响.由于具有较高的NDMA生成潜能,外加氯苯那敏,雷尼替丁会引起进水中NDMA总前体物浓度大幅增加,且导致A/A/O系统对NDMA总前体物的去除率明显下降 (从70%降到31%~33%).  相似文献   
7.
氯代苯化合物的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氯代苯化合物的性质作了系统的论述,并对其毒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氯代苯化合物辛醇——水分配系数的估算分析了氯代苯化合物的毒性与取代基数目的关系,利用二氯代苯对冬小麦、油菜的致死浓度和半致死浓度分析了其毒性与取代基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氯代苯的毒性随苯环上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个数的增加而加大。在苯环上氢原子被取代的个数相同时,毒性与氢原子被取代的位置有关,邻位最大,间位次之,对位最小。最后就氯代苯化合物对水生生物、高等动物以及人体的毒性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