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物整治技术进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林力  杨惠芳 《环境科学》1997,18(3):67-71
综述了对于污染位点的难降解污染物和生物外源性污染物进行降解的原理与技术进展,生物整治的基本原理是对于具体的污染位点,应根据有利于污染物毒性降低和生物可利用性增加以微生物活性增加3个原则选择适当的治理措施,文中述及的原位和非原位生物整治技术包括:添加营养,接种外源降解菌,生物通气,土地处理,堆肥式处理,生物堆层和泥浆技术,还讨论了收集场地信息和评价治理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细菌降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2株能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和SA-20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这2株菌被定名为假单胞杆菌52(Pseudomonos52)和Weeksella6.最适于这2株菌利用非离子表活剂AEO-9的培养条件是乙酸胺作为氮源,pH7.30℃添加少量葡萄糖促进表活性的降解,降解速率的研究表明,当AEO-9的初始浓度为5000mg/L时,52号菌和6号菌能在2周内将其去除85%,  相似文献   
3.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整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被石油污染的包气带土层中微生物生态分布特性进行了调查,并从该土层中分离出159株烃降解细菌和真菌,其中17株可以不同程度地分别利用烷烃(nC9~nC18)和芳烃(酚、萘、甲苯和二甲苯)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在最适氮源和磷源的条件下,假音胞菌在52在7d内可利用石蜡作为碳源,生物量连续增加;3d可将初始浓度为500mg/L的机油降解99%,投加选育出的混合菌株,进行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整治模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概述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工业发展带来的放射性污染土壤问题对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成的严重威胁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现有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做系统梳理,就原理、应用和主要优劣势作简要介绍和评述。同时,建立综合评价矩阵进行系统对比,以期为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龙岩市上杭县蛟洋工业区安全生产联盟(以下简称“安全生产联盟”)成立,启动安全生产领域的资源整合,将安全生产互帮互助作为重要职责,助推蛟洋工业区打造本质安全型现代化工业区。据了解,这是上杭县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创新举措之一,也是打造工业园区企业本质安全示范引领的先行探索,为安全生产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闽西北地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7个含酚废水生化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中分离出39株降解苯酚的酵母,它们均能以苯酚作为生长的唯一碳源,24小时内可将500ppm的苯酚去除90%以上。经鉴定,39株酵母分别属于两属三个种: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和乳头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apitatum)。不经诱导,在44—48小时内,热带假丝酵母314号最高生长的酚浓度和耐酚浓度分别约为1000ppm和1150ppm;皮状丝孢酵母25号约为800ppm和1000ppm;乳头状丝孢酵母115号约为750ppm和1450PPm。三种酵母在苯酚中生长的最适温度依次为30℃、25—30℃和25—36℃。它们生长的最适pH范围均为4.8—7.0。氰化物对这三种酵母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含酚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的优势酵母等向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酵母菌降解污染物质机理的研究有很多报道,根井等连续报道红酵母和假丝酵母降解酚的作用,有关处理污水的酵母菌种类和作用的研究,则多集中在含酚废水,Cooke等从处理含酚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假丝酵母(Candida sp.),红酵母(Rhodotorula sp.),球拟酵母(Torulopsis sp.),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sp.),Rao等分离到皮状丝孢  相似文献   
8.
随着废物最小化工作的不断深化,由于体积和放射性物质总量在放射性废物中占比较高,针对放射性废水的高效处理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对现有放射性废水来源、处理方法做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同时,建立综合评价矩阵对现有方法应用情况及前景进行论述,以期为放射性废水处理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